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医疗医企>> 新闻>> 正文

学会坦然面对衰老

企业报道  2015-02-05 14:20:08 阅读:

  有的人一见脸上有了皱纹便生“老将至矣”的感叹;有的人一见头上有了白发,便吃惊不小,误认为日落西山,顿生“此生晚矣”的伤感。如果实际年龄只有三四十岁的人出现如此现象,很可能是得了“恐老症”。

  “恐老症”,是心理老化的表现,有的人刚步入中年,就陡然觉得自己“老了”,年轻时的兴趣和爱好逐渐淡漠了,社交活动减少,不想参加集体活动;有的人不想做艰苦的拼搏和探索,没有了进取精神;有的人则把业余时间全消耗在搓麻将、打扑克或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还有的人过早地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对自己完全丧失了信心。这些人的一个共同心态就是觉得人老了,这辈子没指望了,把自己列入老年人队伍里,使本应辉煌壮丽的中年变得暗淡无光,精神世界变得空虚与恐惧,加速了生理上的衰老,这是“恐老症”带来的不良后果。

  现代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年龄大小不能仅仅以过了多少个生日来计算,生物时间与钟表时间是不一样的。岁月蹉跎,生物时间过得越慢,一个人年龄越大,老得就越慢。一般来说,人在45—50岁之间的变化,远不如15—20岁或者25—30岁变化大。50岁的人视力、听力可能开始下降,但是心智还正年轻,且在继续发展,一个人的脑力活动到60岁时达到巅峰,60岁以后才缓慢地衰退。

更多专题
展启环保让企业更具魅力

近年来,百事公司备受关注。在被评为“最具中国心的跨国公司”之后,因关爱环境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百事公...

品牌活力来源之探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在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数码相机呈现一片繁荣,传统胶卷相机却举步维艰,已逐渐丧失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