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国际市场>> 正文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严峻考验

企业报道  2015-02-04 14:17:17 阅读:

  “进入新世纪,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与出口贸易额增大了不少,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寥寥无几,这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落后于印度、俄罗斯。中国企业走向跨国企业竞争形势很严峻!”正在此间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常委陈清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语出惊人。

  陈清泰委员指出,近20余年来,世界上很多跨国公司进行了几轮的跨国重组,他们纷纷卖掉非核心业务,把有限资源集中到主业上,一些可称得上“巨无霸”的跨国公司都在各主要产业中成为产业链、价值链、增值链的组织者,让自己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技术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由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公司集团表现出来的。如果若干年后,中国还未能成长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的话,中国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就可能是一句空话。

  陈清泰直言,现在中国很多地方在招商引资中都迫不及待地拿出最优惠的条件给外商,增强外商的竞争优势,但相比之下,中国国内企业的发展却受到很多制约,尤其是民营企业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中国引进外资的政策十分配套,各种各样的优惠应有尽有,但是民营企业的发展一直到去年才出台一个“三十六”条,这“三十六”条如何能原原本本地落实下去仍需做很大的努力。

  令陈清泰困惑的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外商是“超国民待遇”,而本国企业却受到不公正待遇,比如技术引进的政策比较完善,而自主创新的政策存在着很多缺陷。

  他坦言,目前中国有些企业规模不小,但大而不强,假如说跨国公司的资本、生产设施、生产规模等硬实力中国企业还可以复制的话,那么在企业文化、技术创新能力、品牌、信誉等软实力方面却是中国企业的软肋,是中国企业必须努力补上的一课。

  他呼吁,中国是个泱泱大国,必须有自己的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在创造良好的为外商所用的投资环境的同时,也应给本国企业创造同样的发展环境。

更多专题
展启环保让企业更具魅力

近年来,百事公司备受关注。在被评为“最具中国心的跨国公司”之后,因关爱环境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百事公...

品牌活力来源之探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在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数码相机呈现一片繁荣,传统胶卷相机却举步维艰,已逐渐丧失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