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承诺的税收优惠不能实现,“公信力”大打折扣,致使“招商引资”成为“两败俱伤”。这种“招商”变“招伤”的现象令人深思。为了求得快速发展,各地都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出台了许多服务措施,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以图营造一个良好的招商环境。这都无可厚非,但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否则势必会影响当地正常的经济秩序,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一个地方的投资软环境而不是随意放宽的各类优惠政策,一些投资者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地方政府能随意许愿放宽政策,以各类优惠吸引投资者,就有随时收回结果坑害投资者的可能。
“招商”变“招伤”的经验教训也给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必须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能够甄别一些地方的优惠政策是否合法,只有这样,才能规避风险、保护自己,求得更大发展。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政府依法办事,给客商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样的法制环境才是最重要的招商环境。随意减免国家税收,放宽政策吸引投资者是对当地投资环境的破坏和玷污,只能求得一时短暂的繁荣,而决不会促进招商引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