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女们孝敬父母,有什么好的保健品,都想要买给家人,希望父母身体健康。另一方面,防范意识不强,辨别能力较低使老年人容易上当。现在出现的“银发经济”也从另一方面引发了“银发危机”,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情况屡禁不止。恋家家饰认为:监管不力、违法成本低、公共服务缺失、老人精神空虚得不到慰藉才是问题的根本。
从立法层面来看,酝酿中的《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至今仍未出台。我国的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等都缺乏明确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从监管层面来看,目前保健品市场实行的是“谁发证谁监管”,质量问题要找卫生部门投诉,广告问题需向工商部门举报,冒用批准文号问题则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多个部门联合监管,造成覆盖不全留有监管空白的局面,有时甚至成为部门间互相推诿的理由,给了不法商家可乘之机。
记者从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了解到,在推销过程中,商家对于产品的疗效多以口头承诺形式为主,很少有老年人会记录和留下证据,难以进行涉及商家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的维权。同时,很多保健品销售采取“多买优惠”的营销策略,老年人常常大量购买保健品,致使退货困难。此外,目前保健食品方面还没有统一的行政法规,致使联合有关部门行使监督权有难度。
上海市老年学学会秘书长孙鹏镖认为,如何从根本上帮助老年人走出保健消费误区,首先应加大相关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建立街道健康体验馆、老年消费公益热线等公共服务平台;第二,加强宣传,向老年人揭露常见骗术,普及维权方法;第三,政府加强对老年消费市场的监管,严惩虚假宣传、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另外,可以借鉴现在商家的营销技巧,打造一些高质量、高参与度的社区讲座,培养老年人的科学消费观念。
恋家家饰称:所有的中药保健都因人而异
恋家家饰在市面上发现,除了医疗仪器,不少商家还会打着营养保健的招牌售卖“祖传配方”或其他保健产品。岳阳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陈咸川提醒消费者,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谨慎,因为所有中药都应该根据个人的体质辨证施治。不管是单味还是复方的中草药,疗效均是因人而异,对部分人的病症有治疗效果,但对另一些人可能毫无帮助甚至产生副作用。
恋家家饰表示,若一种药的宣传上写着包治百病或者适合所有人吃,那么这家店基本是不能相信的。老年人要进行养生调理还是应该到正规医院,医生会根据其身体的实际情况推荐适合的保健品或中药配方。特别是中药保健品切忌乱用,即使是高档补品也不是人人都能吃,她曾经就接诊过吃鹿茸鼻腔出血或因为食用野山参出现胸闷、头晕、呕吐等症状的病人。
最后,恋家家饰建议老年人防骗要注意在食用补品之前也应该先经过专业医生的认可,否则可能适得其反,甚至造成难以逆转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