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中国工商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等在网上银行领域,以不同形式打起了争夺战。银行之间的竞争从网点悄然向网银战场转移,一场无声的战役已经开始。
近年,招商银行在我国率先开办网上银行业务,到现在,大部分中资银行都开通了此项业务,并在网银市场领域彼此展开激烈竞争,抢占市场份额。
中国工商银行官网显示,该行与中国金信商务网合作,于2008年4月中旬开始,举办“买手机送话费”活动。
中国民生银行官网公布,该行在北京推出“E线通在线客服”。客户可通过E线通在网站的任何页面随时联系在线客服人员获得帮助。这是目前银行业网银业务中首家全功能在线客服。
浦发银行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为回馈客户,浦发银行开始以36元/个的优惠价格向客户提供优盾。(之前的优盾售价多在60元到80元。)
同一天,华夏银行的官方网站上公布,近年,该行电子银行业务将执行新的收费标准。标准设定单位客户和个人客户优盾证书制作和发放的公本费均设为80元,但在今年年底前,个人客户可以享受5折优惠,即40元/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国网上银行的领头羊,每天平均办理银行业务四千万笔,通过电子渠道处理的业务已达30%,电子银行办理的业务量相当于6000多个网点办理的业务量,完全改变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和成本结构。招商银行紧随其后。而其他的国有商业银行虽也有网银业务,但体系尚不完备,用户群还不稳定,与工行、招行还有一定差距。这也在客观上表明,商业银行在网银领域有相当大的可开发空间。
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未来网银的经营模式将呈现多样化,积极开拓新的金融业务才能抢占先机。可视化、移动化与一体化将成为网络银行的主流,网络的安全性和风险监管是将受到网络银行更多的重视。同时,向网银已经比较成熟的外资银行学习相关经验也是可行之路。宏观上看,网银的高科技低成本会促使企业在更大规模中取得更多利益,因而银行业务科技化将间接加速银行体系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