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国际市场>> 正文

国际品牌优势对接互利共赢

企业报道  2015-01-30 09:27:35 阅读:

  扫描近几年中国企业的品牌状态可以发现,初露头角者有之,骤然跌落者亦有之———中国企业的品牌之路在坎坷中向前,如今已经到了靠“一招鲜”已经不能“吃遍天”的时代了,但是通过与国际品牌优势对接的方式来创造自身的品牌优势,却可以避免企业品牌建设少走很多弯路。

  在国际分工的产业链条中,中国企业在资源和劳动力方面都具备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国际市场经验等方面的劣势也相当明显,直接导致了众多自主品牌被收购、长期受制于人的惨痛局面。于是,众多企业开始自主创新,一种类型是企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闭门造车的局面中痛下决心,要弥补自己与国际巨头相比的不足,缩短差距,甚至是超越对方;另一部分企业是注入强大的资金,直接购买先进技术,或者是购买国外研发技术的人才,在本土组建研发队伍,瞬间耗掉多年辛苦攒下的血汗资本。而最终,这两种类型企业的自主品牌发展大都不如人愿,更有甚者是惨不忍睹。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中国企业可谓是步履维艰。

  事实上,在与国际品牌的较量中,中国企业完全可以拿出自己的优势与其抗衡,通过“平等交换”,实现“优势对接”,达到“互利共赢”。即通过与国际品牌的互补性合作,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种优势互补、借势自强应该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新模式。

  国际大品牌有着强大的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完善的销售网络、先进的管理、经营经验以及在国际市场中“自由搏击”的本领和独一无二的品牌号召力,这些优势如果能够直接为我所用,必定会使品牌建设事半功倍。正如联想收购IBMPC业务,联想可以利用IBM的品牌、技术和服务优势拓展到高端和国际市场,而自己原先占领的中低端产品线也可以充分利用IBM的技术优势得到改进,从而借助IBM打入国际市场,加快国际化进程。

  此外,奇瑞与克莱斯勒的战略合作也是如此,克莱斯勒利用奇瑞在小型汽车方面的技术、成本优势以及现成的生产资源,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资本投入推出全新的小型汽车产品,从而填补自己自身在小型车方面的空白,并抓住欧美小型车趋热的市场良机赚取利润。同时,奇瑞取得了克莱斯勒现有车型DodgeHornet(大黄蜂)两门微型轿车的生产授权,而此次授权并非简单的代工或OEM,生产的部分中、小型车利用的是奇瑞的平台技术,根据协议,克莱斯勒还要对此付给奇瑞一笔技术专利费。

  奇瑞与克莱斯勒的战略合作,使得奇瑞可以借助克莱斯勒遍布全球125个国家的销售网络迅速打开发达国家市场,提升奇瑞的海外拓展能力,这样奇瑞在未来将打破目前主要向经济欠发达国家出口汽车的局面。这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非融资性技术合作、经营合作和互补优势,使奇瑞无疑走出了一条基于“优势对接,互利共赢”原则的国际合作新路。

  自主创新是一个“引进、吸收、消化,再加以利用、完善、形成自主”的过程。在优势对接中,既要利用优势做到快速发展,又要在用的过程中学习、消化、创新,最终做到超越,从而形成自身的品牌核心竞争优势。

更多专题
温暖的阳光使者

10多年间,程翠英带领天普团队,以稳健的速度将企业发展成为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主,同时拥有太阳能光电、地源...

绽放在乌干达的辉煌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熏然而谁又能想到,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