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方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绿色沃土!法桐夹道迎宾昭示它广阔的胸襟;雪松傲然挺立,张扬它昂扬的斗志;而姹紫嫣红的碧桃、紫薇、月季与巍峨精美、栩栩如生的火凤凰雕塑则动静相宜、相得益彰,凝聚它充满诗意的理想情怀!
这就是隶属峰峰集团有限公司、筹建于1989年4月,于2003年10月正式投产的国有大型矿井——梧桐庄矿。该矿地处河北省磁县境内,原年设计能力120万吨,服务年限80年,拥有综采、综掘和胶带运输等先进生产工艺与装备,矿井主采煤层二号煤属国家紧缺低灰、低硫、高挥发、高发热量的优质肥煤。近年来,在以矿长李文昌、书记杨连生为首的矿党政领导下,按照“新井新制”的指导思想,瞄准“素质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的奋斗目标,发扬“团聚拼搏、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实现企业、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矿井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面貌日新月异,井上环境整洁美观,井下现场规范有序,员工众志成城、意气风发;依靠卓然成就,该矿先后获得“省级园林式企业”、“行业级高产高效矿井”、“煤炭工业双十佳矿井”等多项荣誉称号。
环境篇 匠心构筑绿色家园
梧桐庄矿人倾情建设绿色家园的同时,也在建塑着自己的绿色心灵,开辟着一条充盈着生机、彰显着活力、凝聚着希望的创业大道!
顺应环球绿色经济浪潮,企业、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已成为我国企业责无旁贷的时代使命。梧桐庄矿人确立“环保型、园林式矿山;文化型、军营式矿山;平安型、高产高效矿山”矿建三大主题,在乌金涌动之际,将这方昔日荒野之地建设成为四季常青的美丽家园。
凭借着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执着信念与追求,矿建伊始,创业者们就开始宣战旷野风沙。他们挥汗如雨、辛勤耕耘,开始了绿化矿区攻坚战,从科学规划、人文建设、文化管理、绿色环保等方面入手,依据“绿化和美化相结合,平面与立体同发展,把握整体布局,优化局部结构”的绿化规划原则,4年多匠心独具辛勤耕耘,使这里处处风景如画。全矿厂区24.5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高达57%,并成功接受了国家级绿化模范单位验收团的检验。漫步这个鸟语花香的现代化园林企业,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就连前来考察的国外专家也赞不绝口。
如果说绿色葱茏是企业的外在风景,那么“文化兴企”则是其内在的精神支点。多年来,矿党政领导班子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和矿区绿化有机融合起来,建成了多座富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广场,并为每个广场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以“梧桐引凤”为核心理念建成的凤凰广场矗立着企业标志性雕塑——火凤凰,上书“凤栖梧桐”4个金字,凝聚着梧桐庄矿人广纳贤才、共创辉煌的雄心;平安广场寓意平安,以鲜花绿草为媒传递着以人为本、安全为天的宗旨;春华广场凝聚播种希望的理念;秋实广场则寄托着收获金秋的期盼;柿树、枣树和高耸的万吨储煤仓,象征丰收的喜悦;而彰显“文明富有”理念的休闲广场,展现“安全健康”理念的体育广场,更绽放着创业者特有的文化情怀与生龙活虎的精神风采!
“人造环境、环境育人”。梧桐庄矿人塑造了绿色家园,而充满生机的绿色环境又对人的精神面貌产生积极的影响。矿党政领导按照“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理念,创新绿化管理,通过走动式和看板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绿化建设。同时狠抓学习型企业建设,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使优雅的生活环境和员工的文明举止相得益彰,舒心的工作环境与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趣。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巨幅标语牌与“生命第一、防护为主”安全理念则时刻提醒员工用心呵护这方创业乐土。矿党政领导班子还按照矿井规划整体需要,高标准改扩建完成企业文化一条街、网球场、篮球场等,为全员创造丰富多样的文娱环境;购买通勤班车,解决交通不便问题;建成员工餐饮会议中心,通过“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方式,不断强化完善员工食堂、宿舍、澡堂等管理使用,为员工创造舒适的生活休息环境;针对井下高温高湿、作业环境恶劣情况,安装使用全国首部进口井下局部制冷设备,为员工创造文明的工作环境,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在梧桐庄矿真正成为了现实。
安全篇 人本奠基平安矿井
矿党政领导班子理念先导、创新思维,将准军事化管理与安全确认融会贯通,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理念决定思路,思想决定行动”。李文昌认为要保证安全生产,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根本转变,首要解决的就是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问题,他们在集团公司“以人为本,安全为天,紧严细实全”的安全理念指引下,结合新矿井、新机制的特点,坚持“从企业文化高度审视安全,从人本思想入手管理安全,从完善制度抓起保证安全”的思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总结出企业文化六大核心理念,即“团聚拼搏,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跨越发展,强企康员”的最高目标、“依法治矿,从严和谐”的管理方针、“水时煤利,物美人和”的经营哲学、“诚信严谨,勤俭争先”的企业风尚、“人本为上,安全健康”的企业宗旨和“生命第一,防护为主”的安全文化主题词,坚持把人和人的生命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位,广泛宣传,形成全员理念共识。
围绕上述安全理念,该矿加强宣传阵地和宣传载体建设,建成以矿领导安全寄语、员工自我安全提示及员工全家福“亲情化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井上安全文化走廊和井下候车峒室等安全文化宣传阵地;成立了以矿长、书记为组长的安全宣教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落实各项责任,深入宣传,如利用井上安全文化走廊、组织全矿员工开展安全文化宣讲活动、组织安全理念知识竞赛活动等,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文化建设氛围。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只有领导的积极性和热情不行,只有大部分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不行,因为个别员工、个别工作环节的失误都会使企业安全成绩毁于一旦,这也正是煤矿安全管理最大难点所在。为此,矿党政领导班子始终把眼睛盯在班组,把功夫下在工作现场,把措施落实在具体岗位和具体人员上,把完善管理制度贯穿于安全文化传播的具体过程中。相继建立完善了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副总以上领导跟班制度等40多项安全管理制度及各种操作规范;借鉴国际先进安全管理模式,在集团率先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形成了一套具有本单位特色的系统化、程序化、科学规范的管理系统。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既强调严抓细管、能抓善管,又强调在规范中养成、在养成中规范,使企业规章制度成为员工工作指南,遵守规章制度成为员工头脑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把职业规范和行为养成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员工在生产中经常出现的不安全行为,确定了《梧桐庄矿员工安全行为规范》,强制性规范员工工作行为;制定了《梧桐庄矿准军事化实施意见》等严格约束员工日常行为,引导员工树立规范意识,强化规范行为养成。矿党政领导班子还把实现有效管理直至高效管理视为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最好检验,全员推行“准军事化管理”,通过引入军队的规章制度、纪律规范等,重点强化员工执行意识、服从意识、规范意识教育,促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突出班组在安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安全确认,将其作为一道必要的工作程序,有机融入工作现场各环节、各工序。各班组在现场施工前,首先进行安全确认,鼓励支持班组员工自己动手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同时,创造性地将安全确认和准军事化汇报结合在一起,利用准军事化汇报验证安全确认效果,深入推动了安全确认制度的执行,提高了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并通过“四工并存、动态转换”,强化考核激励,充分调动了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呈现出全员、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安全管理的可喜局面。截至目前,该矿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4周年,连续安全产煤500多万吨的较好成绩。
在搞好制度建设的同时,梧桐庄矿还坚持把强化培训、员工持证上岗作为预防事故第一关,不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坚持常年开展周二安全知识培训、周五安全意识教育活动,做到周周有检查、月月有考核、季季有奖励,不断提高员工参与学习培训的积极性。以建设“学习型”企业为契机,按照“上级是教练”原则,建立健全“四个一”安全培训机制,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技术比武、技术练兵活动,不断完善技术能手和技术拔尖人才选拔制度。通过加大奖励力度,严把考核持证上岗关,保证每个员工具备必备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促使“我要安全”意识在全矿员工心中生根开花。
管理篇 跨越发展谋求和谐
在不断强化“三现”、“三事”管理基础上,梧桐庄矿人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以跨越式发展雄姿,不断抒写出企业腾飞新篇章!
适应经济规范化、全球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矿党政领导班子站在时代的高度,将创新精神融入企业发展全过程中,从井上到井下、从管理到质量,科学制定出“抓管理、保安全、促生产;建机制、定制度、讲纪律;攻难关、创水平、提效益;要质量、做贡献、树形象”的36字发展方针,创新推行了“三现”、“三事”管理,将之作为企业基础管理重要内容来抓。“三现”,即现场、现时、现物;“三事”,即事前、事中、事后。他们深入总结以往经验,狠抓“三现”、“三事”基础管理,结合“6S”管理要求,细化班组管理责任,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健全岗位点检工作责任制,加大班组工作现场机器、设备、人员控制力度,强化事故超前预防。不断完善和健全矿—区(科)—班组—岗位—员工“五位一体”安全责任体系,明确班组长既是生产指挥者,又是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建立目标绩效考评机制,强化班组内部考核,对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状况、员工“三违”、事故责任等进行全过程严格控制和分析,促使现场管理由事后结果式管理向事前、事中过程控制转变,提高了管理效果。其中,“6S”管理成功经验在集团公司得到了大面积推广。
在此基础上,梧桐庄矿不断创新实践,推行实施了精细化管理。以员工“SC”行为规范为基准,以“2D”为目标,以“4E”标准体系为支撑,以四卡闭环考核、“四工并存”为手段,以“一站、一栏、一板”为载体,达到“四化”要求。SC,即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安全(safety)、准时(sharp)、清扫(seiso)、素养(shltsuke)、目标cause;2D,即日事日毕、日清日高;4E,即每一人(everyone)、每一事(everything)、每一天(everyday)、每一处(everytwhere)都要完成PDCA(P计划、D实施、C检查、A总结)循环;四卡闭环考核,即利用A卡(员工岗位作业日卡)、B卡(班组当日汇总排名卡)、C卡(区队科室月度汇总卡)、D卡(管理人员巡岗问题卡)对员工进行考核;四工,即品牌员工、优秀员工、合格员工和试用员工同时存在、动态转换;一站、一栏、一板,即精细化管理考核站、精细化管理公开栏、现场管理看板;四化,即管理责任定量化、管理制度刚性化、工作考核绩效化、人的行为规范化。正是依靠这一系列植根企业实际的精细化管理,使全员树立起“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理念,从小事做起,人人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使得每个场所的环境、每位员工的行为都符合“6S”精神要求,从而加强过程控制和动态管理,巩固安全基础,达到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
科技篇 创新激扬腾飞翅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矿领导班子坚持科技创新的同时,不断加强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在建设高产、高效、高科技现代化矿井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秉承“水识煤利、物美人和”的经营哲学,针对矿井水害这一威胁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矿党政领导班子高度概括出“安全第一、治水为主、结合当前、规划长远、分面精查、综合治理、总结分析、查找规律”32字治水方针,坚定不移地贯彻“存在水患不生产、没有相应防治水措施不生产、防治水措施不落实不生产”的指导原则,积极进行防治水技术攻关,消除水患的影响,杜绝重大水患灾害的发生。
根据矿井自身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梧桐庄矿成立了集水文地质、地质、物探于一体的防治水中心,并对矿钻机队进行扩建,引进了先进的国内外钻探设备,建成了地面注浆系统,同时与科研院所加强技术合作,提高防治水工作水平。编制完成了《梧桐庄矿防治水总体规划及2004—2010年防治水方案》,为未来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作方向。建立健全了矿井水文地质动态监测网和数据库及水文预报、水情预报通讯系统;综合利用三维地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瞬变电磁法等当今国内外先进的防探水技术,对探明的导水陷落柱进行了成功封堵,并采取工作面底板预注浆加固改造、井下突水点封堵等措施,使井下水文地质条件逐步趋于简单,为该矿安全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矿井在防治水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也为我国煤炭工业防治水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峰峰集团梧桐庄矿工作面底板综合防治水技术研究》荣获了2003年度全国煤炭行业“十大”科技成果奖。
顺应煤炭行业大型化、集约化科技发展方向,作为集团公司新建矿井,矿领导班子自觉摒弃传统煤炭企业的人海战术,向科技要效益,依靠先进装备和生产工艺,将发展高产高效矿井作为锲而不舍的奋斗目标,在集团公司率先引进了600kw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组,大面积推广应用了煤巷锚网支护技术以及“锚网喷”、岩巷快速掘进和“三掘三喷”、“三小”等先进工艺,有效提高了矿井的生产能力和开掘水平。该矿综采一区连年保持了全国上岗要达到甲级采煤队水平,综掘队伍也多次刷新了集团公司单面月进纪录。
近年,适时提出矿井改扩建方案,突破传统思维局限,在主要生产和辅助系统不做大的改造前提下,对矿井开拓和采区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并重点对主、副井提升系统、通风系统等进行改造;大胆实施生产地区战略调整,重点工程由二采区转移到四采区,提高了矿井生产后劲,为确保矿井实现年产210万吨目标、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凭借执着的创业情怀、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这艘煤海旗舰正不断驶向前方宽广壮丽的新天地。
尾 声
凤栖梧桐,舞动锦绣!
数载辛勤耕耘,梧桐人构筑绿色家园,谋求和谐发展;展望未来前景,一颗璀璨的梧桐明珠冉冉升起在煤海苍穹间!这颗煤海新星将以其平安、和谐、文明、富有的创业雄姿,广纳贤才立伟业,凤持彩练舞九天,去拥抱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