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正文

煤矿安全刻不容缓

企业报道  2015-01-19 07:15:15 阅读:
核心提示:说煤炭不能不谈安全,最近,全国几起特大型煤炭事故的发生震惊了政府管理部门,要求近期完成对全国7000个问题小煤矿的彻底整顿。

  说煤炭不能不谈安全,最近,全国几起特大型煤炭事故的发生震惊了政府管理部门,要求近期完成对全国7000个问题小煤矿的彻底整顿。安徽是我国重要产煤省份之一,自去年以来,煤炭企业的安全状况较为平稳,可是长时间的绷弦不松,很容易产生麻痹思想,稍有不慎就会酿成灾难。本报驻皖记者在冬季煤炭市场旺季来临之际,走访了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徽省四大矿业集团及所属各矿井,对他们的安全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

  一谈到煤矿事故,大部分人都认为是煤矿的原因,但是事实并不这么简单,在我国煤炭安全问题是一个综合症,既有煤炭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也有政府部门执法不力、生产力水平低、工人素质差、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各种原因。因此,综合症必须进行综合治理。日前,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徐安昆就煤炭安全综合症如何进行综合治理这一话题与记者进行了探讨。

  据了解,近年,全国煤炭企业共发生死亡事故218起,死亡和下落不明693人,其中3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就发生3起。说明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徐安昆认为,目前影响煤矿安全的因素有煤炭企业自身的原因,比如有些煤矿企业在煤炭市场火旺、价格持续上扬的情况下,“安全第一”的思想难以贯彻始终;一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科学性、严谨性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少,采掘一线主要还是农民工;受利益驱动,一些煤矿超强度开采、超能力生产,造成采掘关系严重失调,很容易出现瓦斯超限、煤与瓦斯突出,发生事故。

  同时,影响煤矿安全的还有很多社会综合因素。据徐安昆分析,前几年煤炭市场疲软,安全欠账较多,因投入不足,安全技术装备落后,防灾抗灾能力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低。现在虽然国家采取了一些政策,对国有煤矿加大安全投入,用约束手段要求小煤矿加大投入,但投入量离目前矿井抗灾能力实际需要差距很大。

  徐安昆说,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构造差异很大,因此各矿的技术、装备水平参差不齐,既有煤矿机械化程度、安全技术和装备水平高的国有大矿,也有相当多技术装备落后的小煤矿。对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不够,特别是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和成因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对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还没有真正做到自由驾驭。

  前几年,煤炭行业不景气,煤炭被看做“夕阳产业”,很多煤矿企业的专业人才“雁南飞”、“走西口”,一些小煤矿真正从煤炭院校毕业来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与此同时,随着教育结构调整,一些煤矿院校纷纷更名,相关专业也改掉了,本来煤矿院校的专业毕业生就少,到企业后又很难留得住,导致现在煤矿的技术力量出现断档,煤矿的安全技术管理很难得到提高。据了解,安徽仅淮南、淮北两大矿业集团近3—5年内,每年急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1100人左右。

  为了转变政府职能,政府机构的改革势在必行,也是必要的,但一些地方在机构改革中削弱了煤矿的监管力量。像安徽这样的出煤大省,仅靠现有的煤矿监管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一步加强监管力量。

  数据显示,近年,安徽煤炭产量7622万吨,比上年增加480万吨。在产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全年全省煤矿死亡人数比上年减少89人,下降幅度达51.1%,比国家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减少45人;全年没有发生3人以上重大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为1.115%,是历史上比较好的水平。

  对此,徐安昆认为,安全有必然性,但也有偶然性,单从去年安全形势看并不代表安徽省整个煤炭行业安全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全省有315对生产矿井,其中小煤矿264对,其产量占安徽全省总产量的10%左右,但每年的死亡人数占50%以上。国有大矿瓦斯、水等灾害异常突出,防治瓦斯、水,特别是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的落实差距甚远。加上利益驱动,一些矿井超能力生产时有发生,稍不注意将酿成大祸。而小煤矿资源、人才匮乏,技术、管理、装备落后,员工的素质低下,一些小窑主惟利是图,不顾安全的现象依然普遍,安全生产更无法保障。

  煤矿安全是个综合症,煤矿安全的状况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有关,一朝一夕就把所有安全问题都解决了,也是不现实的。对此,徐安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综合治理的措施。首先是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全民安全意识,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其次是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规范安全行为。特别是要制定和完善与《安全生产法》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矿山安全法》的有关内容加以修订完善,使之更加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将近年来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和制度等及时地以法律形式确立,以提高其权威;尽快出台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和应急救援建设方面的法规等。

  再者就是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加大安全科技攻关、技术改造力度;发挥企业、地方和国家的积极性,加大安全投入。

更多专题
龙腾南天著传奇

作为一名改革弄潮儿,一个拥有穿越历史浮云深邃战略眼光的优秀企业家,莫兆钦植根家乡、放眼神州、胸怀世界...

煤矿安全刻不容缓

说煤炭不能不谈安全,最近,全国几起特大型煤炭事故的发生震惊了政府管理部门,要求近期完成对全国7000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