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构建交通新动脉 推动聊城大发展

企业报道  2015-01-16 09:31:42 阅读:

  “兴也交通,衰也交通,衰而复兴还要靠交通”。这是聊城人透过历史得出的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明末清初,聊城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发达,繁荣昌盛长达400多年,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随着运河断流和现代交通的兴起,聊城逐渐被落在了后面。上世纪90年代,京九铁路、邯济铁路和济聊馆高速公路陆续建成,在聊城形成“黄金大十字”,聊城经济又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一座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在鲁西大地迅速崛起!

  时至2005年12月17日,又一条穿越聊城的交通大动脉——青银高速公路(齐河至夏津段)建成通车,盛大的通车仪式隆重举行,这是全国交通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聊城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青银高速公路是国家“五纵七横”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连接我国东、中、西部的交通大动脉,是西煤东运的又一条大通道,也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框架中“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条高速公路的建成,又为聊城经济的跨越发展增添了新的力量之源。

  自2003年5月项目建设正式启动以来,聊城市委、市政府把青银高速公路聊城段的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作为进一步改善聊城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迅速成立了市、县两级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成了以党政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以青银高速公路建设协调小组为主体、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组织机构,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聊城市副市长、市协调领导小组组长郭秀华,聊城市交通局局长、市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钟文泽多次组织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亲自到工地现场办工,解决问题。聊城市交通局副局长、市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贵生,长期盯在施工现场,认真处理施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各成员也都按照分工积极工作,密切配合,为施工队伍解除后顾之忧。聊城市广大干部群众急工程之所急,想工程之所想,尽全力予以支持配合,表现出了强烈的大局意识。青银高速公路聊城段的放线、征地、拆迁、赔付等各项工作任务都是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走在了各施工段的前头,做到了群众满意、领导满意、施工单位满意。对此,山东省交通厅副厅长王裕荣在视察聊城境内青银高速公路建设情况时,对聊城市委、市政府为施工提供的优良环境给予高度评价,对聊城市、县协调领导小组所做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青银高速公路的建设,使聊城的投资环境更加完善。青银高速公路横贯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宁夏5个省及自治区。该高速公路的建成,使聊城在原有京九、济邯铁路和济聊馆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开辟了聊城同济南和山东半岛城市群联系的第二条高速路,打通了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的高速通道,使聊城交通区位优势更为明显,对外交通更为便捷,与国内外的交往更为方便,投资环境更为完善,为聊城更大规模地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青银高速公路的建设,为聊城扩大对外开放打开了新的大门。聊城地处山东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化学工业基地,绝大部分工业原料如铝钒土、煤、钢材和铜精矿等,都要依靠进口或从中西部地区采购,产品面向周边及东部发达地区。青银高速公路的建设,为聊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更为便捷地购进工业原料、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随着与济南和山东沿海城市联系的加强,也更有利于聊城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经济的外向度。

  青银高速公路的建设,将进一步确立聊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聊城是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青银高速公路的建设,在加强聊城与沿线地区联系的同时,将依靠其历史文化、商贸、旅游以及京九铁路连接(香)港深(圳)的优势,扩大腹地范围,推动城市建设,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对外辐射力和影响力,加快向冀鲁豫周边地区的中心城市迈进步伐。

  站在新起点,聊城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新目标。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秋波表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工作,积极配合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搞好管理,切实抓好公路两侧的绿化,全力以赴为高速公路的运行搞好服务,确保道路畅通,使青银高速公路真正成为聊城的开放之路、腾飞之路、富裕之路!

更多专题
悄然崛起的英力特化工

这里是塞上煤城,是宁夏最北端的城市——石嘴山。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力特化工)就悄然崛...

“常胜将军”常德传

在中国的港口运输界,有一位被称为是“常胜将军”的人物,那就是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