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国际市场>> 正文

聚焦黑石财富

企业报道  2015-01-13 10:53:59 阅读:

  伴随着黑石不久前创造史前所没有的杠杆收购交易记录,伴随着黑石加入即将展开的克莱斯勒公司收购战,同时也伴随着黑石行将融资40亿美元公开上市,这一全球最大的私人股本公司如今出落得更加的威猛高大。

  掀开黑石集团的神秘面纱,我们从中领略到其财富管理与企业经营的独特路径。

  另辟蹊径

  当皮特·彼得森(今黑石集团董事长)和施瓦茨曼(今黑石集团CEO)在1985年各自带着20万美元积蓄双双离开当时华尔街著名的金融机构雷曼兄弟时,他们就已经决定了联手单干。由于资本的限制,黑石开业时只有两个合伙人和两个助理。

  黑石的成立主要受当时此起彼伏的企业并购力量所推动。在华尔街,以雷诺·纳比斯科公司杠杆收购案为代表的收购狂潮一浪高过一浪,并且那些战略买家几乎都赚得盆满钵盈。皮特·彼得森和施瓦茨曼无疑也想创造以小博大的奇迹。然而,就凭黑石这一无人能知的名字,几乎没人会轻易把动辄数千万美元的大单交给一个无名之辈呢?在开张几个月仅仅接收了一小单生意后,黑石不得不另辟蹊径———转而经营私募基金。

  在当时私募基金被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视为旁门左道的华尔街,皮特·彼得森和施瓦茨曼只能硬着头皮一家接着一家地敲开他自己认为可能投钱的客户的大门,其间吃了无数次的闭门羹。苍天不负有心人。美国保险及证券巨头保德信公司终于决定尝试性向黑石投下1亿美元,正是这笔钱让后来者看到了黑石的潜力。不久之后,通用电气总裁杰克·韦尔奇也入伙了。黑石集团的第一只基金吸引了32个投资人,包括大都会人寿、通用电气、日本日兴证券以及其他几个大企业的退休金。

  用友善扮靓黑石

  在黑石集团成立之初,整个投行和基金持有人都推崇敌意并购策略。但从那时起,黑石的创始人就为自己定下了一条基本准则:不做敌意收购。

  施瓦茨曼甚至认为:“敌意收购往往是一个把收购成本无限制提高的过程,入侵者要应对可能出现的毒丸计划、金色降落伞或者白衣骑士,而被侵略者为求自保,往往启动杠杆收购,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债务猛增。我们认为,和每一单收购生意中的关联公司保持友善的关系相当重要,甚至我们可以放弃某些已经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正是在过去22年中一贯秉持非敌意收购这一标志性策略,黑石成为了一个连对手都愿意与之打交道的公司。

  黑石不仅对外展现了谦谦君子的形象,公司内部也是一片和谐与友好的气氛。天生的互补型搭档是华尔街金融家们对施瓦茨曼和彼得森的一致公认。《财富》杂志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评述:“从一开始,‘黑石’成就的每一项辉煌都是两者并肩战斗的成果。两个人配合得几乎天衣无缝:老谋深算的彼得森在金融界及政界深厚的人脉资源和游刃有余的外交手腕是‘黑石’的‘润滑剂’,年富力强的施瓦茨曼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充沛的精力则是‘黑石’这部庞大‘生财’机器得以顺利运转的‘发动机’。”

  对待公司员工,彼得森与施瓦茨曼也从没有那种居高临下和盛气凌人的霸王作风。

  每当遇到可能与合伙人发生争执时,彼得森和施瓦茨曼都会以笑脸相陪,甚至他们还会将那些工作中发生过不愉快的合作者请到自己家中度周末。“黑石需要一种团队共享精神”,彼得森这样解释公司的人气状况。

  今年,黑石集团驶入了一条投资并购的快速车道。黑石集团不久前宣布计划以155亿美元收购著名的杜莎夫人蜡像馆的母公司杜莎集团。该收购将与黑石集团本身拥有的默林集团及加达云霄乐园进行合并,若能顺利完成,黑石将成为全球仅次于迪斯尼的第二大旅游景点营运商。

更多专题
悄然崛起的英力特化工

这里是塞上煤城,是宁夏最北端的城市——石嘴山。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力特化工)就悄然崛...

“常胜将军”常德传

在中国的港口运输界,有一位被称为是“常胜将军”的人物,那就是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