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伦文化CEO周经伦
2010年8月,当周经伦只身一人拖着行李箱来到山西运城时,他一定不会想到他的人生将会因此而改变,在此之前,他是饱受太原学界赞许的少年诗人,文坛希望,在此之后,他逐渐开始跨入商界,开刀阔斧,成为了整个山西乃至全国青年组织管理、90后创业的执牛耳者。
周经伦的人生从此以运城——这一晋南小城划分两界。周经伦此后的命运,更是以运城这一小城市为起点,实现了无数次华丽的转身。
一、太原出生
山西运城平陆县
1994年10月,周经伦出生在太原一个普通的家庭。周经伦的祖籍在运城平陆,“平陆不平沟三千”是当地人对于平陆的形容,同时,另一个侧面也深深反映这这一地区的偏远与贫瘠。
2003年抗击非典,为了规避传播,周经伦被第一次送回了家乡,也是在这里,周经伦经历了第一次同龄人中并不多见的磨砺,那时的他在后来的演讲中回忆,一年之中基本上吃不到几次肉,挑粪、刈麦子,很多脏活苦活都要这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去做,甚至有一次因为眼馋同村人在烧肉,只是偷吃了一口,就被追出去打了很远,鞋子穿久了也没有人给买,于是直等到脚趾已经被磨得血肉模糊,鞋口大开才不得已又买了一双只有几块钱的塑料鞋将就。
这种在最基层的农村生活的艰苦经历,一方面练就了周经伦之后坚韧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深深影响着他的世界观念,在他看来,这让他真真切切地明白了,中国的城乡发展差异依然巨大,中国在未来的发展路程依然漫长,摆在政府眼前的问题也同样十分巨大。
二、少年天才
从小学到初中,周经伦的生活似乎一路都是非常顺利,在同学的眼里,周经伦的性格相当文静,非常多长辈在回忆周经伦时,都觉得这孩子可爱,机灵但是又非常懂礼貌。
童年时的周经伦
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周经伦都是各种实践活动的热衷者,六年级时周经伦就曾经组织非常多学生筹措过一次为老师捐款买礼物的活动,虽然因此收到过非常多非议,但是周经伦还是顶住压力把事情做得非常完美。与此同时,无论是计算机、演讲、奥数还是绘画周经伦都获得过国家级的殊荣,初中时更是以年级第一入学。
“几乎门门都拿过年级第一,就是英语不大好,但是整个人文人气很重,一手好字,作文写的好在学校都是非常有名的。”后来曾经带过周经伦的初中老师回忆。
同时周经伦还拜师章门,从此成为了国学大师章太炎门下的第三代弟子,在非常多师叔伯看来,这个孩子在国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上,悟性非常好,“是个好苗子。”
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
周经伦能够师承名门衣钵同时也与他酷爱读书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翻阅所有老师对于周经伦的学业评价,其中几乎都有着“博览群书”一词。
由太原新建南站以北,驱车大约五分钟路程就能到达周经伦的家中,周经伦在家中有两间专供书房,进入书房,就已无立脚之地,四面墙壁几乎都是书架,桌上桌下,杂乱地堆砌着各种书籍,记者几欲帮助稍加整理,却被周经伦婉言拒绝了,“还是乱一些好,虽然乱但是本本都能记住位置,只是别人稍加经手,那些书在脑中的位置就会乱。”周经伦微笑着如是说。
谈起国学的很多的内容时,周经伦就会忽然变得十分健谈,不时还会从书架上择出一本书来,看似随意地翻到某页给我们旁征博引、援引出处,其博闻强识地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很快,刚刚步入初一的周经伦就开始零碎地写起了一些小诗小令与散文,这在周经伦看来虽然只不过是“雕虫小技不足道也”但是很快经过他的一些老师地推广与引荐,周经伦的文名就在非常多的学生与老师间传播开来,一些省内的重点中学甚至将他的文章印发学生传看,作为范本。虽然在事后回忆起来,周经伦仍然十分腼腆于自己当时诗文的韵律其实并不十分合辙,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在文学创作中,是一个必经的探索过程。
从此“少年诗人”一名立刻在太原传开,而那一年,周经伦只有十二岁。
三、运城求学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
2010年8月,周经伦来到山西省运城市,入读康杰中学。1945年成立的康杰中学在山西省内声名斐然,一度有“山西高中中的清华”之称,是教育部核定的全国30所直接联系的重点中学之一。著名作家韩石山等人都是康杰中学的著名校友,这所年近古稀的学校一定不会料到,这位来自太原,祖籍平陆的入读新生会为它带来新的荣光。
非常多人在回忆起刚刚入学的周经伦时几乎都无法回忆得起,因为彼时的他尚还十分默默无闻。
2010年10月,一场话剧开始作为起点,开启了周经伦人生轨迹改变的前奏。话剧《雷雨》在校内经过一年多的彩排,本来在一周之后即要公演,但是由于场次衔接,需要一个跑龙套的角色进行出演,按照指导老师要求,“只要能够把台词完整念出即可。”本来已经内定一位新生出演,但是阴差阳错,龙套的担子落在了周经伦的肩上。只有三句台词,周经伦却进行了足足一个周的反复练习。公演那天,周经伦就是仅凭着这三句台词,一炮走红,技惊全场。从此,周经伦走上了人生发展的快车道。
参演话剧《雷雨》时期的周经伦(左一为周经伦)
一个月后,在团委安排下,周经伦担任了学校话剧社的社长,成为了建校最快担任社团社长的学生,紧接着,周经伦快速接任文学社总编等职。
2010年12月,周经伦赶赴太原等地考察,迅速将模拟联合国社团引入运城,把新型社团引入四线城市发展,这在全国都属于首次。周经伦因此也遭受了非常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来自多方,却都非常强硬,甚至有的反对者开始把周经伦称为“魔头”、“教主”等等。
时任康杰中学校长路胜利
但是幸运的是,周经伦此时遇到了他人生中一位十分重要的伯乐,时任康杰中学校长路胜利。路胜利对于周经伦非常赏识,并一方面力排众议帮周经伦抵挡住了非常多的非议,另一方面又不断地给予着周经伦巨大的支持。
有一次周经伦压力巨大,发短信与路胜利沟通,路胜利便勉励周经伦说:“大毁大誉,必是奇才。”并且在他看来,“康杰中学,前数十年,后数十年”周经伦也是“仅此一个的。”
路胜利的悉心关怀,很快支持着周经伦锐意前行。
2011年2月,周经伦成立了山西省第一家校内商业组织经伦商业精英协会,这也是之后,经伦商会的前身。周经伦的这一布局,领先全国,提前嗅到了商业教育的先机,并且看准了青年创业的潜力股,为之后其在商业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从经伦商会走出的“商会派”精英也从此成为了周经伦后期大刀阔斧开创其商业架构的核心精兵。
随后,周经伦连续开创多家校内社团,同时兼并监管多家校内社团,一时间除了几大公立社团外,周氏集团一度成为了校内学生社团最大的垄断者。与此同时,周经伦将模联与商会捆绑经营的模式快速拷贝到运城、晋城、临汾等地,较好地建立了晋南地区的学生活动生态。
四、创业长路
2011年6月,周经伦觉得时机成熟,正式将经伦商业精英协会改称为经伦商会,主攻商业教育、培训以及商业赛事的对接,以培养优秀的企业家政治家为目的。
从此,周经伦的第一次创业正式开始,在周经伦看来,做创业不是去看一年两年甚至几个月盈利的得失成败,而是要看未来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在这一点上,抓住年轻人,迅速织成高覆盖的社会网络,才能最终在几年后的发展前景中博得制胜先机,“我们相信年轻人,是因为年轻人有未来,而我们愿意为未来买单。”在一次媒体采访时周经伦说。
而经伦商会正是周经伦在织的一张覆盖极广的,人脉与资源网络,组成这张网络的是年轻人,而年轻人决定的是未来。
周经伦与经伦商会外出参赛学生合影(第二排左六为周经伦)
2011年12月,经伦商会及其下辖各个委员会已经达到了数百人之多,在这一次,周经伦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之路。运城地处晋南,是著名的水果生产基地,由于圣诞节、平安夜的传入,青少年中逐渐有了赠送平安果的习俗,恰巧运城当年苹果收成过多,积压无法卖出,一些果农通过关系找到周经伦,希望能够想办法帮忙解决一部分。周经伦立刻组织百余名学生,分成数十组,对苹果进行包装售卖,仅此一次毛利率就达到了50万,纯利润更是达到了20万,周经伦把一部分和售卖学生进行了对利分成后,赚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周经伦在商会和平安果计划方面出色的才能很快引起了一位房地产大佬的关注,这位大佬很快就将周经伦聘请至旗下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负责经营运作,周经伦也很快不负众望,提出了“后期服务核心化”、“两点两转”等重要经营理念,极大的刺激了房地产转型化发展趋势且理念十分超前。
2013年6月,周经伦功成身退,又开始了自己的第四次创业,此次他将创业的目标市场指向了高考教育领域,周经伦为此特意遍访全省,在集结了数位宗师级优秀名师后,周经伦打出自有品牌经伦课堂,重拳出击,在全省进行了大肆宣传,周经伦为此与数位合伙人奋战数夜,又冒雨发了一周传单,遭遇无数白眼后,结果却差强人意。对市场分析不足,对自身实力过于自信让这位青年才俊竟也折戟。
周经伦在各校与青年学生进行交流
但在媒体的眼中,周经伦却已然成为了学生中最为成功的榜样,“在90后不断被世人质疑,当不少学生还仅仅只为成绩担忧时,周经伦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异类”。但是,他的与众不同却是成功的。”同一时期多家媒体报道周经伦时也不无褒誉地称之为“明星高中生”、“90 后的希望”。
五、转战北上
很快,高三来临,由于周经伦曾经荣获“语文报”杯作文大赛一等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周经伦也因此拥有了中国政法等学校的自招或保送资格。然而周经伦却毅然决然决定暂时休学开始创业。
满怀梦想的周经伦又一次离开家乡,只身北上,然而起初的一年却一无所获“以前曾经以为北京机会很多,但是后来才明白,北京机会很多,但是没有一个是属于你的,除非自己拼尽全力主动抓取,否则你永远都不可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周经伦后来回忆起当时如是说。
周经伦与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
2014年1月周经伦闭关反思半年后终于再次露面,召开了对于经伦商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次年会,此时经伦商会已然发展成为4000余人规模的大型社群,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不断,过多的会员导致机构臃肿,执行力下降,过于依赖校内发展也大大地局限了品牌影响范围。
刚刚渡过自身转变期的周经伦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对经伦商会自身挥刀,采取了“不破不立”的就地重新建立政策、建立公司进行收管的“公司化”经营政策和“总分垂直加盟”式的推广政策三大主体战略。
经伦商会很快浴火重生。
周经伦与知名媒体人袁岳
2014年6月周经伦开始第五次创业,这一次周经伦剑指文艺小众平台“内容网”,然而项目刚刚启动,周经伦就结识了著名媒体人、零点咨询集团董事长、被马云称为“刚柔并济,一身君子作风”的袁岳博士,出于市场前景考虑,袁岳适时帮周经伦扭转方向,从市场前景出发,进军时下正在风口期的移动前端创业。
很快,周经伦果断扭转方向,推出“看我”阅读器,这是全球首款个性化阅读工具,更是唯一根据人性习惯设计的阅读处理算法,这套算法的设计其前瞻性甚至领先全球十余年。
回忆起当初放弃“内容网”项目时,周经伦说:“在错误的道路上,停止就是前进。”其果断和冷静让人汗颜。曾经有杂志认为,周经伦是现在最具反思精神的90后创业者,然而事实上,周经伦却也同时是现在90后创业者中最为冷静和最具道德情怀的创业者。他能够把个人得失放于利益之外,也同样能在道德出现偏差时拍案而起。
2014年初时,由于周经伦的母校康杰中学在网上的知名校友中曾将周经伦位列其中,但一些人却认为周经伦太过年轻,因而恶语相加,引发诸多质疑。然而这在周经伦眼中却十分坦然,在他看来:“所有人都在赶路,但是总有一些人更愿意骂街,我们总不能因为骂街者停止我们的步伐。”
但是时至年底,当另一位同样负有盛名的90后CEO孙宇晨在《投资界》杂志发声:“一个人创造多少贡献要看他赚了多少钱”时,周经伦却立刻发文《人生不只有钱和工作还有梦想和远方》,一时引起大面积转发,甚至一些政府部门在官网也都援引发布此文。
“赚钱是一种结果,但是它永远不会成为我们的目的,所以请你们永远记住,人生不是苟且,人生除了钱和工作,还有梦想和远方!”周经伦在文中如是说。
在周经伦看来,钱本位是一种价值观的崩塌,而此时如果不果断站出来大声喝止,则是在道德上的不作为,最终食其恶果的也必然会是我们自己,这在周经伦看来,是一种“大先生的风骨”,鲁迅是周经伦少年时非常喜欢的文化偶像,于是鲁迅式的道德骨头在周经伦身上自然也就愈发明显。
六、剑胆琴心
有一位著名的国学大师在世时曾评价周经伦为“剑胆琴心”。
周经伦16岁起创业,20岁时连续创业七次,算来成败相当,路见不平拍案而起算得上剑胆,然而在他的另一面生活中,却还拥有着一颗琴心。
2014年6月,运城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在运城市委南风厅的选举理事名单上,出现了一位年轻人的名字——周经伦。此时的周经伦年仅19岁,他再一次带着无数争议在另一个领域获得了认可,而他此时也是全国文联系统内最为年轻的理事。
似乎这也是对于周经伦一颗文艺情怀的最佳告慰,然而周经伦的琴心之路远不止此。
接受采访时的周经伦
在周经伦的世界里,他不光喜欢朗诵,不光演过话剧,还同时玩民谣、写小说。每年十几首的音乐产量虽小,专辑录制却早已排上日程;小说刚刚写好开头,便已有人上门想要拍下版权。
很多人在等待周经伦作品时非常急,因为似乎周经伦的作品总是遥遥无期,然而在面对一家媒体采访时周经伦却说: “我觉得写小说这个手艺,你是在搞文学,我们的目的不是码字吃饭,而是真真正正地在雕琢一个艺术品,真正了解我的文字地人都会非常清楚,我的雕琢一定要精雕细刻”在他的形容中又略带调侃地说“所以对于文字的见产这个东西我并不着急,日子到了孩子就会生出来。”俨然一副皇上不急太监急的幽默作派。
七、梦想之路
“经伦是我见过的这个年龄段的超优秀青年,很了不起,前途不可估量!”清华大学研究生创业导师、创业魔法学院CEO陆伟曾这样形容周经伦。
周经伦也的确没有辜负陆伟的期望,2014年10月,长江集团、英皇集团、中华总商会、舒信教育等三大领域十余个龙头企业及组织联合推出的中华青少年财商领袖千人计划首批百人名单出炉,周经伦赫然名列其中。
周经伦出席中国社群领袖峰会
2014年12月1日,周经伦的身影出现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这一次,他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受邀的,他刚刚成功代表经伦商会闯入了中国新锐社群30强并摘取了2014年年度活跃社群称号,成为了获此殊荣的最年轻的社群领袖,而此时,他才刚刚在一个月前过完他20岁的生日。
“作为社群经济的“破冰者”,他志存高远又善于反思,充满激情又不失理性。”中国科技信息杂志如此评价他。
一位曾经追随周经伦多年的团队成员说:“我们的梦想都被他在18岁之前实现光了,而现在我们要追随着他在18岁以后实现我们的一切理想。”
在采访中,经伦文化的员工都更愿意称周经伦为周爷,似乎并不仅仅是因为周经伦曾经完成的故事如何波折而绚丽,更是因为在更多的经伦文化员工眼中,周经伦是一个严慈相济的人,很多时候他一开始让员工做的事情员工并不能十分理解,然而慢慢岁月推移你就会明白,那对你是非常有帮助的。
周经伦的战略眼光非常之准,在对于未来方向的把控上,他往往能先于现在三年五年甚至于十年看破先机,在别人都看不见时,他看到了;在几乎所有人看来都认为不可能的事,他做成了;在所有人都认为他无法坚持下去时他却选择了毅然决然地坚持,一切的不解甚至于嘲讽和污蔑都被他轻轻拂去甚至转化为前行的动力。看上去是一招臭棋的走法,再多下几步,或许你就会明白其中真正的玄妙所在。
在周经伦的办公室内曾经有一副他写给自己的字:“在这里,没有九个字,你疯了、你做梦、不可能!”
中国社群领袖峰会上的周经伦
虽然同为90后,周经伦却与同样90后的其他创业者不同,他不喜欢博出位,更不喜欢口出狂言抑或穿着怪异彰显个性。他更多时候是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拼命折腾。
创业多年,历经几起几落,在周经伦看来,人生最怕的就是不再折腾,和周经伦谈话你往往会忘记他的年纪,他的一举一动,都早已成熟得体,也难怪著名天使投资人李竹一听到周经伦年龄时便大笑周经伦“长得太着急了。”
在很多媒体的报道上,都将周经伦划为已经成功者,然而,在周经伦看来,做企业者却像是一直飞跨太平洋的飞鸟,开始了就没有回头路,一辈子只有一次落脚的机会那便是死亡,成功从来都不是一个黑白分明的界线,而只是一种不断需要更加努力维系的状态,在未来的路上,他还有更多的梦想等待着他去完成,毕竟,在周经伦眼中,唯有梦想不可负。(李商州)
这里是塞上煤城,是宁夏最北端的城市——石嘴山。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力特化工)就悄然崛...
在中国的港口运输界,有一位被称为是“常胜将军”的人物,那就是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