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是每一个依托矿产资源谋求发展的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位于辽宁东部山区抚顺市清原县境内的红透山铜矿已有近50多年的开采历史。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集采、选、冶为一体的有色金属矿山企业,近几年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投入挖潜力、节约管理增效益的新路。
为提高资源开采和利用水平,该矿完善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针对性较强的贫化损失管理制度,其中矿山损失矿量管理制度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几年来,红透山铜矿针对深部矿体开采技术难题展开了全面攻关,实现了井下厚大矿体的两步骤无间柱采矿,使采矿总回收率提高两个百分点以上,减少矿石损失近百万吨,创造价值上亿元。一系列持续的技改投入使供矿铜品位稳定在1.62%以上,2006年已达1.661%。回采率达97%以上,贫化率14%以下,创历史新高。
红透山铜矿还投资178万元引进30平米、45平米和15平米陶瓷滤过机用于铜、锌、硫精矿的过滤,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增加了企业效益,而且实现了硫精矿的全硫滤过,精矿损失也降到最低。
红透山铜矿在进一步提高锌回收率上下功夫、做文章,把混合浮选改为优先浮选,完善锌浮选工艺,使铜尾中锌矿物占有率达到90%以上,提高了锌浮选水平,并在确保铜、硫指标稳定的前提下,锌回收率又提高了15%。
在节约矿产资源上,每年回收矿石近200吨;脱水工序建立的铜精矿沉淀池每年可回收铜精矿15吨。
在冶炼生产中,红透山铜矿建造了铜精矿沉淀池,将铜精矿中掺入的塑料、编织袋集中清洗后再外售,2006年上半年就回收铜精矿约25吨,创经济效益10万元。
红透山铜矿已累计科技投入1400万元,仅去年创效就达2100多万元,加上企业节约创效,真正是掘出了额外的“第二桶金”。
这里是塞上煤城,是宁夏最北端的城市——石嘴山。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力特化工)就悄然崛...
在中国的港口运输界,有一位被称为是“常胜将军”的人物,那就是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