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对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无限神往,目光都瞄向中国,随着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和本国企业实力加强,跨国公司纷纷打出“本地化”旗号。那么如何实施“本地化”战略就成为跨国公司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牛岛升向记者介绍了爱普生的解决之道:从生产、销售、研发到人员管理,爱普生公司的本地化发展战略意味着爱普生选择了力争成为中国一份子的发展道路。作为一家从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中国的老牌跨国企业,这一发展道路是爱普生中国情结的选择,也是明智的选择。
坚持“快”和“早”战略
20年前,爱普生在深圳投资建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工厂;20年后的今天,爱普生打印机已经稳居中国打印机市场的“Top”地位,爱普生的品牌已经深入到广大中国消费者的心中,并且获得了消费者的高度评价。
关于爱普生的成功之道,牛岛升将其归结为“快”和“早”两点,这也是爱普生海外拓展业务的共同特点。牛岛升认为,虽然“快”和“早”存在一定风险,但是也正是因为坚持“快”和“早”的战略,所以爱普生拓展海外市场的成功几率非常之高。在成功打进中国市场之后,爱普生展开了各种各样的业务活动,爱普生认为展开这些业务活动的关键在于能否做好本地化工作,牛岛升认为,精工爱普生集团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其成功的本地化策略密不可分。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精工爱普生集团先后在中国深圳、福建、天津、苏州等地投资建立了全球生产基地,将自身的先进管理方式与生产技术同中国本地优势相结合,这一举措在促使爱普生集团利润率迅速上升的同时,反过来又促进了其在中国的投资与发展。截至2004年底,精工爱普生集团已累计向中国投资人民币65亿元。
把风土人情融入设计当中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研发,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中国这个被很多人认为是最有增长性的市场上的竞争依然非常残酷,因此跨国公司们正在以一种更精细的态度审视中国,中国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甚至有人高呼“谁输了中国,谁就输了全球”。
为了能够在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必争之地”的中国市场占据有利地位,爱普生公司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关于这些新产品的源头,牛岛升说:“我们总是先于其他公司挖掘潜在的市场需求,并以这种市场需求为基础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同时使这种新技术尽快实现商品化,迅速推向市场。”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精工爱普生集团经常会安排设计人员到中国来亲身感受风土人情和市场状况,从而更好地把中国人的喜好融入到他们的设计当中。
更加重视人才中长期发展
谈到人才本地化问题,熟悉中国文化的牛岛升引用了一句中国的古训——“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牛岛升认为:“对比欧美企业注重短期业绩的企业文化,爱普生更加重视中长期发展,正是这种企业文化给予了爱普生员工更加充分的发展空间。”
他举例说,“如果爱普生认为这个人非常有能力,就会充分给予他相应的权利以及信任,让他有更多的空间来施展自己的才能。同时,为了避免这种策略所带来的风险,公司上层在对员工进行判断的过程之中,会充分考虑到风险的因素,失败了会怎么办?会考虑到最差的结果是什么?如果一旦出现了最差的结果将如何去应对?为此,爱普生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能够预测到最好以及最差的结果。一旦出现非常极端的状况,爱普生也有一套自己的体系去从容应对。”
那么,牛岛升又是如何评价中国员工的呢?作为一位在中国工作多年的跨国公司管理者,在牛岛升眼里,中国年轻人都是“充满活力的、积极向上的”。“虽然他们可能由于年轻所以经验不是很丰富,但是他们的能力和潜力不容忽视,伴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些年轻人也会非常快速的成长成熟起来。”牛岛升对中国的年轻人充满了信心。
据了解,爱普生集团在中国现有员工近4万人,占全球员工总数的39.6%。公司管理层从副总经理到区域经理都由华人担任。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正是爱普生集团注重长期效益人力资源策略的推行,造就了今天爱普生集团的人才本地化工作所取得的优异成绩。
这里是塞上煤城,是宁夏最北端的城市——石嘴山。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力特化工)就悄然崛...
在中国的港口运输界,有一位被称为是“常胜将军”的人物,那就是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