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小组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出联合倡议,倡导全社会重视以CN域名为龙头的互联网应用,增强青少年创造性应用互联网的能力,保持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根据CNNIC的第19次互联网统计报告,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网民达到2300多万,高中学生的普及率超过50%,浏览新闻、在线影视收看等位列青少年儿童网络应用前位,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而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48%的儿童在利用互联网开展各种研究和创造性的活动。
在很多发达国家,互联网应用已经成为青少年儿童主动获取知识和开展创新的重要平台与工具,而这些应用大多是基于域名之上。比如美国硅谷地区的医院在孩子出生时,就给孩子注册一个伴随终生的域名,储备好了基础资源。而德国的多数中小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域名,利用域名建立网站、开通邮箱,开展研究活动。发达国家的青少年儿童在网络上不仅开展着各种基于域名的应用,同时也已经将域名看成个人的网络身份证。而目前我国青少年还缺乏这些创造性的互联网应用,不迎头赶上,将可能产生知识鸿沟,输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