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兴于盛世迅在创新

企业报道  2014-12-29 11:18:58 阅读:

  兴于盛世,迅在创新,兴迅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张益麟于1990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后,加入服装行业,并取得了优秀的业绩和丰富的经验,曾担任佐丹奴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1996年他创立兴迅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其创新精神和商业才华得到充分展现。张益麟带领兴迅控股积极创新经营模式,创造“兴迅”之蓝海,善于应用科技来提升企业效益,经过11年的时间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6000多名员工、每年综合销售额达1亿美元的综合服装供应链企业集团。

  张益麟主修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工商管理学,1990年毕业加入香港上市服装公司———佐丹奴国际有限公司,成为一名行政管理学员。在工作中,他过硬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孜孜不倦地求是创新,通过5年的不断学习和锻炼,迅速成为集团精英、业界翘楚,并于1995年擢升为总经理。适逢其时,张益麟深谙放弃之道、舍得真谛,毅然放弃当时高薪厚职,于1996年创立兴迅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出任主席、董事总经理。

  一秋之功嬗变兴迅

  在11年时间里,张益麟率领企业团队,完成了一个大型企业半个世纪的嬗变:1996年成立兴迅实业控股有限公司,生产及销售牗出口牘针织休闲服装到中国以外市场;1997年成立伟迅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及销售梳织衬衫及裤类到中国以外市场;1998年全面购入东莞三骏服装有限公司,生产及销售针、梳织休闲服装到中国内销市场;2003年成立溢成印花有限公司,从事丝纲印花加工业务,其40%业务为集团对内销售;2004年成立丰溢计算器绣花有限公司,从事服装绣花加工业务,其80%业务为集团对内销售;2005年于深圳成立集团产品设计部,为欧美、东南亚及中国各著名服装零售商提供服装潮流分析及产品设计服务;同年成立兴骏服装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大集团针织及梳织休闲服生产能力;2006年入股集益国际有限公司,成为其主要股东,生产及销售牛仔布系列服装。

  经过11年时间,兴迅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一个综合服装供应链企业,于中国广东省深圳、东莞长安、东莞太平、惠州及番禺设立生产设施为各大型服装零售商提供由设计印花、绣花、配料至生产等服务,合计共雇用约6000名员工。每年综合销售金额达1亿美元。为公司所在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稳定税收,而公司的诚信经营和快速发展也得到各界关注。从2001—2006年集团旗下之东莞三骏时装有限公司持续6年获得东莞市长安镇人民政府“诚信纳税户及外资企业纳税前十名之企业”;2006年获全球最大规模之西班牙著名服装零售商“ZARA”之惟一香港企业,成为其男士服装供货商;2007年被东莞市长安镇电视台评为“香港回归后回国发展之先进企业”,并对其重点宣传报道;2007年成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集团首家于中国境内企业提供内销应收账之保理服务,此创新服务促进了企业拓展内销业务。

  在激流暗涌、万舰齐发的惊涛骇浪中,一个小企业在短短的11载光阴里,如此茁壮成长并不断拓展业务领域,这是创业的一个奇迹!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小生命如此滋润呢?是市场的形势大好?还是政策的暗度陈仓?这些都不是让一个企业展翅高飞的因素,真正的源泉和动力是和平的商业环境、崭新的市场、先进的技术和伟大的智力。和平和稳定是国家、民族的根基,是所有企业发展的基础。兴讯国际也不例外。而不例外中最主要的那股发展之力源于——“蓝海”市场、前沿科技创新和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

  市场博弈蓝海泛舟

  思路决定出路。服装制造企业属于劳工密集型及较低附加值企业。在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市场和利润空间都完全被分割,许多企业都是你有什么产品我上什么产品、你有什么技术我模仿什么技术,甚至工艺都完全一样,技术含量低、人才短缺、原料涨价及人民币升值都给服装制造业带来沉重经营压力,同时在发达国家技术壁垒和环保壁垒的“非难”下,很难在国际市场有所作为,而只能在国内和港台等地自相残杀,甚至不惜赔本甩货。张益麟清楚地意识到只有差异化竞争才能走出一条自强之路。于是,他率领市场开发人员、技术人员去寻找企业生存、发展的“蓝海”。张益麟认为割价竞争必使企业被一片红海淹没,企业必须要利用创新之经营模式,提高产品及服务之独特性,为客户带来更高的附加价值,开拓新市场空间,创造“兴迅”之蓝海。在过去11年间,兴迅集团通过横向扩展,把生产线由原来针织休闲服拓展至梳织衬衫、梳织休闲服及牛仔裤。此外,集团还进行垂直合并,分别入股两家印花企业及一家计算器绣花企业,延伸整条服装供应链,为客人提供更快及优质服务。于2005年,企业进一步成立产品设计部,为客户提供服装潮流预测及产品设计服务,使客户加快产品周期,减少其存货风险,提高产品独特性,成功开拓兴迅集团之“蓝海”。

  应用科技创新思维

  “创新则生,守旧则亡。”张益麟认为,“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淡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踏步不前,或者慢慢死亡。”集团大力倡导创新求存,以“变是生意,不变是死意”作为口号,使上下员工不断为企业、部门以至个别工序之流程再造,务求企业精益求精,为提高整条服装供应链之运作效率及提供更快、更准之营运数据。由于经济一体化也加快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张益麟投放大量资金用于通讯网络及开发自家企业资源牗ERP牘管理系统。利用光纤及虚拟私人网络,供应链环节与集团香港总部以及客户形成一个内联网,企业可以通过话音、数据交换以至视像会议与客户进行商业活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共同对市场作出快速响应。

  应用科技就必须要有新思维,在服装这个行业,就要有把老产品做新、把新产品做强、把“土”产品做“洋”、把“软”产品做“硬”的风暴思维。通过新产品、现代产品、新工艺产品和有创意产品,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走出国门,实现品牌和创汇双丰收。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

  兴迅集团自创立以来,全体员工共同坚守三大核心企业文化:质量、速度及服务。对于每一个工作事项全体员工均以最快速度为客户提供物超所值的优质产品及服务。透过分阶管理导向课程为不同层次员工进行培训,灌输管理及做导师的技巧,深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及提升其个人管理质数及团队精神。

  在张益麟看来,管理的最高境界要达到知与行的相互统一、互相增进。全体员工和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实践来掌握智慧和技巧,也就是本领。在智慧的基础上行动,才能使企业的每一个行动都有文化的支撑,才是有源之水,才能形成文化的企业效应。公司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是保证兴迅集团不断成长的基石,用20%的精力来制定策略,再花80%的精力来确保执行,是管理中的重要定律,被企业内部称为“二八定律”。在兴讯集团,每一个员工都是宝贵的资产,是所有生产要素中的第一要素。以人为本,才能做出人性化的产品。促进员工成长,重视与员工交流,发挥员工的团结精神,才能让员工与公司朝着同一个方向迈进。其中,善用人才是公司的管理准则之一,而员工培训更是企业文化重要的推动方式。张益麟认为企业获得人才、知识、技术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学习与培训,二是聘请人才,三是购买样品或技术。因此,企业不但要集中内部智力来创新,更要借脑、借智来创造。

  回报社会不遗余力

  张益麟,谦和内敛。说起上亿元的企业资产,他笑得云淡风轻:“赚钱赚到今天,财富对我来说变成了一种社会责任。做企业要懂得奉献,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作为年轻的企业家,张益麟不只是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上眼光独到,表现出非凡的经营管理能力,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赤子之心,全情投入公益教育事业,为大陆和香港发展,添砖加瓦。百忙之中,张益麟每年均为香港大学的准毕业生分享就业及个人发展之经验,给予年轻新一代启示。2006年,张益麟获邀加入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之顾问,为学生设定课程及教育方针,对实际商业社会环境提出专业意见,务求培训出未来之商界领袖。

  更为重要的是,张益麟认为企业回报社会最好的方式就是生产优质商品。生产优质产品既是公司的生产宗旨,也是企业活动的准则之一。对质量的一丝不苟,使企业打开了顾客品牌忠诚度的品牌之门。100-1=?兴迅人的答案就是“0”。他们认为,一个产品只要顾客有一个地方不满意就意味着全面否定,一次服务可能颠覆企业10年努力打造出来的形象。有时,一个顾客只会给企业一次机会。做好质量,大写企业品格,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企业诚信的天平。

  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后,兴迅集团将继续优化现有运作流程,进一步立体延伸生产供应链环节,扩大企业生存及发展空间。兴迅集团将以其独特有效的服装供应链,独辟蹊径,开发“蓝海”,创建品牌。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定将敢干、善干、能干的兴迅推上国际大舞台,实现一个真正企业和企业家的民族心愿——服装品牌,“中国制造”!

更多专题
我的第一笔一万元

所有一切社会问题,只不过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的集中反映而已——那么反过来,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教育自己的...

中国企业之和谐考量

和谐社会的企业实践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我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