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靖西县按照全国普法办关于创建“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的工作部署,在2013年实施边关普法“五个一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打造以“边关普法八大板块”和“法进边关三大工程”为载体的“边关普法”特色品牌,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挖掘新方式,创造新经验,全面推进边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创新发展,“边关普法”再添新花,亮点纷呈:
一是开展“边关普法固边创和谐”主题法制宣传文艺巡演“五行”活动。2014年下半年,靖西县以“提高边关干部群众法律素质、构建平安和谐边关”为目的,组织民间文艺团体普法“轻骑队”深入边境一线乡村及其他内地村街、社区,开展“边关普法固边创和谐”主题法制宣传文艺巡演边关行、乡村行、社区行、学校行、企业行“五行”活动,通过民间传统壮话小品、二人转、末伦和富有现代气息的歌舞、独唱、快板、相声等方式,将法律知识融入其中,自编自演,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通俗易懂,寓教于乐,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法律真正走进边关、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走进千家万户。演出现场还组织开展法律知识有奖抢答、图片展、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发放宣传单、赠送法律书籍和普法小礼品等形式多样宣传活动,深受群众的好评和欢迎。据统计,年内已到64个边境村街和9个社区、52所学校、5个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巡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是创建“邦亮东黑寇长臂猿自然保护区法治示范带”。为了维护邦亮东黑冠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保护好生活在我国南部广西靖西县邦亮地区与越南北部重庆县高原地带交界处的东黑冠长臂猿等濒危物种,靖西县组织林业、公安、司法、边防部队、地方政府、村“两委”等部门在邦亮东黑冠长臂猿自然保护区内联合打造“跨境自然保护区法治示范带”,建立联防机制,成立联合执法巡逻队,建立自然保护区纠纷调解中心,制定村规民约,设立法制宣传工作站和广播站,在区域内接边各村屯、重点路段、交叉路口等处设置印有中越两国文字的法制宣传栏,张贴、印发宣传单,赠送一户一本自然保护法律知识手册,利用傍晚时分广播宣传,积极营造宣传舆论氛围,依法调解矛盾纠纷,杜绝砍树、烧炭、打猎、开荒种地、修路、建房等行为,打击越境、走私、贩枪、贩毒等违法犯罪,通过联合执法、巡逻防控、宣传教育、依法治理等措施,尽快恢复和保护好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为东黑冠长臂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生长环境。
三是打造“边关村企普法共建区”。在与越南相连、矿产资源丰富、企业汇聚的湖润镇开展以组织、机制、网络、阵地、文化、活动、平安、载体、帮扶、信息等“十大共建”模式为载体的边关村企普法共建活动,成立由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担任组长的边关村企普法共建活动领导小组以及湖润街-靖西锰业有限公司村企共建工作组和新兴街-湘潭电化科技有限公司村企共建工作组,建立2个边关村企矛盾纠纷联调中心,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村屯、企业班组等基层普法阵地建设,发挥固定宣传栏、广播喇叭宣传优势,组织开展以文艺演出、山歌擂台赛、篮球友谊赛、法律知识游园等多种方式为载体的村企法治文化活动,开展“送法进企业”、“送法进工地”、“送法进村屯”等“三进”法制宣传活动和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诚信守法企业”法治“二创”活动,大力推进法治文化与农村文化、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做到文体娱乐与普法共融共享;开展“遵纪守法平安和谐家庭”、“遵纪守法平安和谐村(企业)”评比活动,发挥综治、信访、司法、调解“四位一体”作用,排查化解企业经营、征地补偿、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组织开展村企依法治理专项活动,防范和打击矿产外运、偷越国境、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做到平安建设与普法依法治理共同促进。年内,村企共建区共组织开展各类共建活动4场次,企业重点帮扶共建村贫困户5户,扶持大学生就学2人,成功调处因生产经营引发的矛盾纠纷2起,共建区内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为边关村企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是创建“民主法治示范屯”。为开展好屯级民主法治建设工作,靖西县在壬庄乡真意村根老屯率先创建以“农村普法夜校”为依托的全县首个“民主法治示范屯”,结合自然屯的实际,建立健全普法夜校组织机构和各项工作制度,制定夜校总体规划和年度教学计划,配置教学设备和图书,建立夜校法律培训师资库,特邀本县政法部门的法律专业人士和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为农村普法夜校义务教员,坚持每月举办一期普法学习班,每年重大节假日期间组织举办1-2期返乡农民工法律、文卫、科技等专项培训班,充分发挥农村普法夜校的阵地作用。根老屯农村普法夜校自2014年10月份开班至今,已举办以“普法中心户”户主和每户法律明白人为主要学员的法律培训班2期57人次,法律培训师资库在册教员有11人,为该屯普法夜校提供了一支专业性强、法律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五是开展中越“共建友好队屯、共创平安边境”活动。为持续维护中越双边口岸安全稳定,打击非法出入境行为,消除口岸两冀安全隐患,靖西县岳圩、龙邦等边防检查站与越南高平省玉昆边防屯、茶岭口岸边防屯等签订《共建友好队屯、共创平安边境合作协议》,在口岸及边境一带,按照“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16字方针和“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四好”精神,根据“平等互信、信息共享、合作共赢、深入交流”原则,与越方边防屯共同开展“共建友好队屯、共创平安边境”活动,在边境巡逻执法、会谈会晤、专项治理、法律宣传、处置突发事件、互认便利举措、互通信息、业务交流、遇事相约、文体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重点打击非法出入境、拐卖妇女儿童、偷盗、走私、贩枪、贩毒等跨境违法犯罪活动。中越双方认真贯彻执行《合作协议》,在联合巡逻执法当中,双方官兵每月采取徒步巡逻的方式,对双边口岸和边境线进行一次实地踏查,排查可疑车辆及人员,阻止企图非法出入境人员,向中越两国边民群众宣传出入境政策法规;每季度开展一次定期会谈会晤,对双方联合执法工作进行研判,分析当前边境口岸面临的安全形势和热点问题,最大限度地维护口岸和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全、稳定,真正实现中越双方“友好合作、平等互利、共创和谐稳定边境”的目标。
六是实施“一户一本法律书”普法工程。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居)民和青少年等普法重点对象的法律学习,靖西县着力实施“一户一本法律书”普法工程,根据不同普法对象的学法特点和需要,组织法律工作者结合实际认真编印法律辅导资料和普法读本,在一至两年内实现全县15万户干部群众“一户一本法律书”目标,为广大普法对象提供学法条件。近期,该县组织编印了一套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法律六进”边关普法系列丛书,共分《“法律进机关”——干部普法知识手册》、《“法律进乡村”——农村常用法律知识汇编》、《“法律进社区”——社区常用法律知识汇编》、《“法律进学校”——我是小律师》、《“法律进企业”——企业基本法律常识汇编》、《“法律进单位”——职工学法须知》六册,各印15000本,分发各户干部群众。
七是实施法制宣传“壮语视频”工程。在靖西电视台地方栏目开辟壮语法制宣传视频专栏,每月播放一期壮语录制、汉文字幕的法制文艺宣传片和部门法律法规宣传标语;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开展专题法制讲座;利用车站候车厅(室)、超市、广场等公共场所的电子银屏和200多辆客车视频播放法制宣传片等,充分发挥视频媒体宣传面广、快速、直观的优势,深入持久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断提升普法效果。年内,全县共播放法制宣传片32期,宣传标语36条(次),受教育群众达50多万人。
八是拍摄壮语法制文艺宣传片。为扎实推进边关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创新普法方式,宣传推广法制宣传成效,更好地提高群众学法兴趣和参学率,切实达到普法目的,靖西县结合地方风情、民族文化、边关特色等实际,组织民间文艺团体自编自演节目,以地方传统表演的方式拍摄了一部名为《边关普法固边创和谐》的壮语法制文艺宣传片,在靖西电视台壮语普法栏目播放,并刻录成光碟10000张,发放群众播放宣传,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靖西县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挖掘亮点,为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推动全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全面完成“六五”普法规划各项工作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特约报道员:巴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