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国家级育种专家江祺祥领衔的团队在常州宣布,通过近四十年的育种沉淀,能于日本顶级大米品种相媲美的特级武育粳稻米——“芯泰软”正式在常州武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常州科教城研发成功,并将于今年正式进入市场。
“武育粳”3号的最新“升级版”
“芯泰软大米”是江祺祥教授从“世界十大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上改良升级获得的优质稀有品种,是一种口感极佳的新型大米。主要特点集中在“香”和 “软”两个上。据江教授介绍,这款“芯泰软”打开包装袋,一股淡淡的米香味萦绕在鼻尖;将米放进水里,淘米的过程中,这种香味会愈发醇;待米饭煮熟之际, 掀开锅盖,香味沁人肺腑,未进门就能闻着香味儿。其次,“芯泰软”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软,米饭色泽晶莹剔透,看似一粒一粒分得很开,实则已成为一个整体,尝一口,如QQ糖般柔软、润滑、舒适。不会像普通大米那样饭粒分明,也不会像糯米那样有很高的粘稠度,空碗不会挂饭粒,剩饭不回生。江教授说,“芯泰软”的特殊米香味和润滑的口感可以增进食欲,更加适合肠道吸收,适合肠道功能弱的老人和小孩食用。
(袁隆平与江祺祥田间交流)
赶超日本特A级大米“越光”的“争气米”
去过日本或者吃过日本大米的朋友都不会否认一点,日本的大米真的很好吃。也许很多人会很奇怪,中国国土辽阔,在发展历史中又长期以农业立国,怎么市场上会找不到一款口感上可以与“越光”这类的大米一较长短的品种呢?其实这跟近代两个国家不同的遭遇以及不同的文化有关。
以最著名的越光米为例,这款大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4年。当时,日本的新泻县就开始研发和培育这款大米,尽管后来受到日本战败的影响,但是 1946年又很快重启了杂交实验,1953年就开始在日本的新泻县和千叶县种植。因为在古代日本,新泻县是“越国”地域,因此,这款大米被命名为“越光”。因为其口感香糯,柔软而广受追捧,被日本谷物协会评为特A级大米。
从越光米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优质水稻的培育历史,远远早于我国,在人才培养和米文化氛围上,日本也走在我们前面。在日本,家长教育孩子,吃饭前先要双手合十,诚恳地表示感谢,心怀感恩之心,每一粒大米都来之不易!
由于起步晚,我国的水稻培育,特别是优质水稻品种的培育一直落后。直至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水稻培育方向主要还是为解决十多亿人口吃饱饭的问题。在大米的口感上,别说是“越光”,就是次一级的“秋田小町”之类的日本大米,中国市场上也没有与之比肩的品种。因此,当2003年,中国开始引进“越光”大米的时候,尽管售价高达100元人民币一市斤,但是从未有过的超香口感还是让人趋之若鹜。
作为专门从事水稻育种工作的江祺祥教授来说,看到号称“农业大国”的我们,为了吃一点好吃的米,居然需要花高价去买日本大米,心里十分难过,当时就立志要花毕生所学,研发一款既好吃又便宜的中国“特A级”大米。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芯泰软”大米。“芯泰软”不仅口感上能与越光比肩,而且价格也只有越光米的十分之一。“芯泰软”的出现也结束了我国没有自主型好口感大米的历史。
新闻链接:扬州小麦武进稻 江祺祥其人
接触过水稻种植的人都听过一句话,“扬州小麦武进稻”。武进,地处江苏省南部,隶属于常州市,濒太湖,衔滆湖(西太湖),东邻江阴、无锡,南接宜兴, 西毗金坛、丹阳,北接常州城区、新北区。全区水域占到总面积的27.4%,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武进位于亚热带北缘,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武进培育优质水稻新品种创造了先天条件。武进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水稻新品育种工作,历经将近50年的艰苦创业,已建成武进稻麦育种场、武进农科所两大科研育种基地,拥有以江祺祥教授为首的育种团队,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5项,先后培育出“复虹糯6 号”“武复粳”“武育粳2号”“武育粳3号”“香血糯”“武运粳7号”等一大批优质水稻品种。江祺祥,江苏武进人,是享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育种专家, 先后参加国家和省“八五”,“九五”,“十五”水稻育种重大攻关项目,育成粳稻新品种(系)十余个,累计推广面积1.3亿多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农技推广先进,省、市、县劳模等荣誉称号,并得到了常州及武进市政府的重奖,被誉为江苏的“袁隆平”。有“籼有袁隆平,粳有江祺祥”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