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报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也是应有之义。报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标志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俱佳。报纸首先是党的舆论宣传的阵地而存在,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精神食粮,是时代的风向标。所以,追求追加的社会效益是我们的第一要务。这就要求报纸思维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始终成为时代高度。
报纸要赢得新空间,必然要向报业发展
今天的报业不是昨天的报纸,“业”是事业、产业,“纸”仅仅是个载体。从理论上讲,某一天,报纸没有了,但报业作为内容生产行业、作为一个品牌,它永远会在。报业集团以报纸为核心、为目前最现实的载体,但报纸要赢得新的空间,必然要向报业集团发展,要向事业产业发展,要一步一步走。报业集团要科学、合理、清晰界定集团和报纸的关系,体现统筹报业资源作用。此外,报业集团要在报业结构改革、新媒体融合中体现作用。
内容立报,从卖报纸到销售新闻内容,多渠道多载体传播新闻
互联网时代,报纸媒体正面临着亘古未有的严峻挑战,报纸也许经历着生死考验。对于已接受存亡洗礼的报纸来说,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他们对报纸未来充满希望,报纸并不会消亡。
年轻一代越来越不爱看报,喜欢通过互联网了解新闻。报纸抢时效、拼突发确实比不过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但报纸有报纸的优势,比如报纸内容广、报道有深度、版式优美、阅读方便、眼睛不累等,这些优势新媒体根本无法做到,报纸仍是强势媒体,引领社会舆论,知识分子、社会精英都通过报纸了解天下时事,电视台总编辑上班第一时间也是看报,再确定报道选题。”报纸内容有深度有广度,新媒体根本无法比拟。因此在当前困境下,报纸要赢得未来胜利,必须充实内容,往深度与独家的方向发展,内容为王须奉为圭臬,报道好的内容满足各类媒介需求,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报纸未来发展趋势是社区化、小型化和专业化,靠提供信息服务生存
报纸面对亘古未有之变,除发展文化产业走多元化路外,还有社区化、小型化、专业化办报等应对办法。报纸未来发展趋势是社区化、小型化和专业化,靠提供信息服务生存。
社区化、小型化、专业化办报,就是报纸的读者群固定、报纸规模较小、提供专业的新闻内容服务。比如台湾《产业评论报》有不到20位人员,多数是采编人员,发行和印刷等工作交给专业公司承担。因为服务固定读者,他们的报纸没有网络版,网站要刊登,就要购买或交换。其实,台湾多数报纸不上网,上网后公众能够免费阅读,就会减少订阅人数。当然,新闻内容不上网,可能会缩小传播范围和降低影响力。
社区化、小型化、专业化办报,不仅在台湾有生命力,在美国也有生命力。纽约华人社区有50多万华人,但有40份华文报纸。这些报纸规模小、采编人员少、阅读范围也小,但报纸都能生存下去。这说明社区化、小型化、专业化办报就有生命力。报纸规模小、读者固定,成本也低,风险也小,能够灵活应对危机。
我们报纸要有忧患意识,及早动手,早日探索转型路,否则一份报纸的生命,可能会终结在我们手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市场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相比跨国公司,品牌竞争力是目前中国企业最为缺乏的能力,也是目前在中国市场决战...
他总是说,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首先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说,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小到大。企业越大,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