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中国为何无工业革命

企业报道  2014-12-13 11:36:37 阅读:

  由于近来学界对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关注,相当一部分汉学家对于“欧洲在早期历史中即处于领先地位”的说法即便不是颇为不满,也表示大为怀疑。他们提出一个颇有争议的观点,认为与人们长期以来的成见相反,中国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准在18世纪之前一直高于欧洲。换句话说,正是由于———也仅仅是由于狭义上的工业革命(机器生产),才使西方最终赶上并超过了中国;同样,仅仅是由于这个十分偶然的差异(的确,有人说这不过是偶然事件),才导致了今天东西方之间巨大的鸿沟。诚然,这种观点抛却了常识的理智、颠覆了旧版的历史,但对于汉学家们希望纠正西方情结之自大和傲慢的努力来说,的确是十分有用而且必要的。

  不过,观念上的矫正纵使令人满意,或许的确也对人有益,但仍必须尊重事实真相。昔日的中国不仅丧失了自身技术革新的兴趣,甚至对16世纪以后欧洲访客所带来的新奇物品竟也愚谬到未曾想去模仿———简而言之,他们犯了一个无可挽回的巨大错误,以至于浪费了长达400年发展的大好时机。

  的确,在某些方面,欧洲曾经长时期地落在中国人以及伊斯兰民族之后,但自中世纪晚期起就开始奋起直追并在15世纪超过了他们。是西方人最先绕过非洲大陆,打开亚洲封闭的水域,在其中从事探险、掠夺和贸易;而等到350年后,才有第一艘中国船只绕过非洲大陆驶入大西洋。

  在这场沉默的经济竞赛中,我们领会到任何比较经济分析中所应考虑的一个要点———面对挑战的反应———即一种经济形式所具有的有效处理重大变革及其伴随效应的能力。在最近一千年的世界历史中,大部分的发展均围绕着这样的矛盾冲突而进行,这种矛盾冲突不仅仅存在于西方和非西方(尤其指中国和伊斯兰世界)之间,也存在于欧洲内部的先进国家和后进国家之间。

更多专题
“三T”程序缔造煤业辉煌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一套适应自身实际的最佳的组合方式,通过合理的组合,实现资源...

睿意改革 让发展更专业化

“十五”期间,是工厂面临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军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时期,该厂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