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工一般受雇于民营企业,在民营企业的劳动力结构中,农民工是主体。从企业管理的视角看,“民工荒”揭示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严重缺陷。
除了工资、福利待遇的原因之外,《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于企业成长的视角》这本书对“民工荒”现象有着更深入地解析。我国民营企业在劳动用工制度上普遍采取的是短期劳动合约,就是企业与员工订立期限较短的劳动合同,甚至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虽然这么做企业可以借助劳动合同来增强员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增加员工的工作压力,利于企业根据发展情况及员工的表现及时对雇用对象和雇用数量进行调整,增强企业在雇工中的灵活性等,但是,由于过多采取短期劳动合约,在实践中往往就会表现为你给一份工资我干一份活、你干一份活我付一份工资的完全商业现象。在短期雇用条件下,员工随时可能被企业解雇或不再续签雇用合同,员工的就业安全时刻受到威胁。在这种心理作用左右下,员工自然难以对企业抱有归属感,更不要说忠诚企业、愿意为企业付出额外努力了。
本书主要探讨的是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问题,特别是处于成长期阶段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组织层次的增加,民营企业初期那种简单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战略性发展的需要。与其它生产要素相比,技术研发、市场营销、财务运作等专业人力资本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人力资本成为影响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作者提出,成长期的民营企业应该意识到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一套与企业成长期特点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劳动关系、企业和组织文化等完整体系,消除人力资源管理的瓶颈。否则,企业成长的速度就会大大受限,甚至出现停止成长,从而导致企业直接迈入衰亡期。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一套适应自身实际的最佳的组合方式,通过合理的组合,实现资源...
“十五”期间,是工厂面临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军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时期,该厂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