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正文

睿意改革 让发展更专业化

企业报道  2014-12-13 10:11:32 阅读:
核心提示:“十五”期间,是工厂面临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军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时期,该厂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

  李铀锋于1978年进入湛江海滨船厂工作,历任定额员、计划调度员、经济师、车间副主任、副科长、副处长、处长、主管生产经营副厂长,2001年11月主持工厂全面工作,2002年7月海军党委任命李铀锋为厂长至今,先后担任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第二届修船分会副会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五、六届《中国修船》编委会委员,中国船级社华南地区委员会委员。任职期间,正好经历“十五”计划,在上级领导机关的支持下,认真履行厂长职责,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如一地坚持为海军建设服务的宗旨,努力寻求工厂在新历史时期稳定发展的途径,探索经济增长的方式,面对军内外业务竞争激烈的环境,紧紧依靠领导班子的合力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团结带领全厂职工,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

  推动工厂生产的全面发展

  “十五”期间,是工厂面临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军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时期,该厂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稳定为基础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军为主,军民结合,以修为主,修造结合”的经营方针,确定了“保持修船业务稳定增长,大力发展造船业务”的生产经营战略,在保证军品任务完成的同时,积极开拓民品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十五”期间,累计完成船舶修造79艘,与“九五”期间相比增长16.18%,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8763.81万元牞销售收入118251.01万元,实现利税724.998万元牞与“九五”期间相比分别增长96.31%、107.33%和25.08%,实现了工厂经济的稳定增长,保持了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重大生产经营决策

  及其执行效果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并持续发展,与企业领导人的工作思路和决策能力息息相关。自任职以来,在生产经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李铀锋坚持正确的思路,抓住机遇,审慎决策,推动工厂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提高工厂整体的综合实力。

  在充分调研、准备的基础上,工厂参加了由军内外6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参加的船舶现代化改装工程竞标,工厂脱颖而出,获得总分第一名,取得合同总值3.8亿元的船舶改装工程合同。此外,为进一步扩大工厂的造船生产规模,积极寻求市场机遇,2006年参加了农业部属下的南海渔政局渔政执法船建造工程竞标,取得总分第一名,最终获得单船建造1.06亿元的合同订单,这是该厂建厂以来取得的单船造价最高的项目。通过参与军内外船舶建造、改装等重大工程项目的投标活动,一方面大大地提升了工厂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标志着工厂的整体综合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形成了工厂修造改相结合的生产经营格局,为工厂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深化改革

  激活企业内部机制

  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过程中,李铀锋始终坚持“稳定是基础,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的思路,积极稳妥、注重实效、结合实际地对企业的经营机制进行改革。

  1、精干主业,撤消没有发展前途的属下经济实体

  本着精干主体、强化主业的原则,在充分论证、分析的基础上,近年来,工厂开展了对属下经济实体的整顿撤并工作,对没有发展前途、拖累主体的厂属经济实体进行了整顿撤并,使厂属经济实体由5个减少为2个,并重点扶持这两个基础扎实、管理规范、市场前景较好的经济实体,并与其签订经营责任书,确保厂属经济实体健康发展。

  2、调整生产组织结构,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2006年工厂制定了生产经营组织架构调整的方案,撤消了人力、设备资源重叠而又分散的模拟分厂和长期以来被动依托总厂维持的设备维修分厂,组建了专业化分厂,新组建的专业化分厂更有利修造船生产任务的完成以及厂内劳动力资源、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调配,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了工厂的技术攻关能力。

  3、稳定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1)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形式的工资制度。通过实行岗位工资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实行以薪定岗,岗变薪变,较好地体现了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一步调动了一线生产工人的积极性。通过推行《中层干部年度经济责任制考核暂行办法》、《修造船分厂经济责任制暂行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中层干部、职能处室、修造船分厂的责、权、利关系,把中层干部的绩效考核、奖惩直接与工厂年度销售利润、单船目标成本、分厂目标成本、基础管理工作挂钩并实行风险抵押。进一步强化了中层干部和一般管理干部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清晰界定职能处室、分厂在企业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管理责任和经济责任,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厂的效益。

  (2)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根据企业的实际以及企业未来的使命任务,实行中层干部任职制度改革,制定了《中层干部最高任职年龄规定》,实现了中层干部的正常交替,进一步优化了中层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一批年富力强、能担当企业发展重任的年轻干部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焕发了中层干部队伍朝气。此外,积极探索并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多种形式、多种渠道选拔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实施全员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和工人技师聘任制度,进一步推动了职工奋发学习和钻研技术业务的热情。积极创造条件,让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独当一面承担重点工程的技术工作,通过实践锻炼,促使他们早日成才。

  4、加速目标导向机制的建立与经济责任制的完善

  建立以目标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是完善工厂配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目标导向与传递机制,提高各级人员参与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是工厂实施目标管理的核心,也是工厂各方面不断探讨并努力追求实现的目标。工厂在充分分析、论证目标成本管理模式、操作方式的基础上,制定了《目标成本管理暂行方案》、《单船目标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分厂经营目标责任书》、《目标成本管理层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工厂各层次目标成本管理的责权利关系,使工厂各级参与目标成本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使近几年来工厂的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十五”与“九五”相比,工厂利税总额累计增长25.08%。

  注重加强企业

  基础工作建设

  近几年来,在李铀锋的领导下,工厂在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工厂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1)在制度化的建设方面,新制定、修改补充完善《现场管理规定》、《加强外购外协审价管理的通知》、《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办法》、《分厂责任成本核算和会计核算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的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内容涉及生产经营、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内控监察等,这些制度、规定和标准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规范了企业的经营活动行为,有效地改善了企业管理工作,确保了企业各方面工作的有序运行。(2)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方面,近年来,工厂启动了覆盖全厂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取得重大进展,ERP管理信息系统已完成了生产管理模块和库存管理模块的调试,目前,两大模块运行稳定,采购模块的调试工作正在进行中。工厂计算机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一方面实现了工厂信息化建设零的突破;另一方面,为实现厂内信息共享、降本增效、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了条件。(3)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致力于推行财务规范化管理,大力抓好会计、成本核算等财务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落实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制度,严格履行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严格资金流向管理和费用支出,积极筹措资金,满足生产需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目标成本控制,推行责任成本核算,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准确及时地为工厂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加强技术创新

  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工厂注重加强技术创新工作,努力提高工厂的修造船技术水平。在造船生产方面,经过几年来工厂独立开展造船施工设计的实践锻炼和努力,终于突破了难度更大的计算机三维放样技术,结束了工厂多年来造船手工放样边造边改的历史,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造船质量,标志着工厂的造船技术水平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在技术改造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在上级领导机关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工厂的努力,“十五”期间,共投入1.6亿元,全面完成工厂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其中:新增数控机床、起重运输设备、检测设备、动力设备和工装工具等近1亿元。新建、改造工厂基础设施约6000万元,包括新建厂房、改造提升船排能力,全面更新改造工厂供电供水系统等。“十五”期间,工厂基础设施、工装设备的全面更新改造,进一步提高了工厂的生产能力,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企业简介

  湛江海滨船厂建于1960年,现有职工2120人,下设6个分厂、18个处室、两个经济实体,工厂拥有3.5万吨级干船坞1座及2000吨级船排1座,主要设备500多台(套),净资产31415万元。该厂是一家隶属海军领导、主要为部队装备保障服务的国有大型独资企业,主营修造船、机械制造,企业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取得广东省甲级船舶设计证书。

更多专题
睿意改革 让发展更专业化

“十五”期间,是工厂面临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军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时期,该厂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

浙江新昌迈向企业创新新时代

创业为创新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载体,反过来,创新又推动了创业的进步与发展,这一工程的提出与浙江省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