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下,不少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时,常常不惜血本。其实进口设备也常有不完善之处。面对不足,有些企业过分依赖国外公司,对自主攻关没信心;有的虽然搞了技术创新,却没有注册专利。宝钢有一整套完善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近年,曾向宝钢电厂提供轻油枪设备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已与宝钢正式签订合同,以23.36万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150万元购买宝钢电厂的一项专利技术。
这项专利技术是宝钢为攻克这家法国企业所提供设备中的缺陷而获得的。合同期限为20年。
有关人士表示,此项返销技术有力地表明,20多年前由引进设备组建起来的上海宝钢已实现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多年前,宝钢在引进世界第一台专烧低热值高炉煤气的燃汽轮机发电机组时,就采用了阿尔斯通公司独创的轻油枪专利技术,用于机组启动点火。机组自1997年投产后,轻油枪在运行期间由于内部结焦,功能始终不能正常发挥,致使机组启动成功率仅为47%,不仅需频繁清洗、更换,还影响了机组的稳定运行,给宝钢电厂带来很大损失。
作为供应商的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经过多次努力,都无法解决这一难题,只能赔付一根新的轻油枪作为备件更换。针对这一情况,宝钢电厂在2000年投入技术人员对这一进口设备缺陷进行技术攻关。阿尔斯通公司一开始对此举持怀疑态度。宝钢技术人员仔细查找、分析问题的原因,通过自主创新,对轻油枪结构和吹扫系统实施改造,经过反复跟踪试验和调整,最终取得突破,形成了一项专利和两项技术秘密。
宝钢轻油枪防结焦专利技术投入使用后效果明显,结焦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大大缩短了机组启动时间,启动成功率达100%,且延长了使用寿命,保证了设备的连续作业。在随后的技术交流中,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对此表示了浓厚兴趣,提出了购买意向。据悉,阿尔斯通公司在购买了宝钢此项专利技术后,将把它用于存在同样问题的日本水岛电厂同类机组中。
傅方中和施卫忠两位高级工程师确实没有想到,他俩在宝钢电厂0号机组的轻油枪上作了一些小创新,用于防止剩油结焦,这一专利技术却被轻油枪设备的制造商——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看中,花费100多万元人民币买了回去。从买入洋设备到替设备“治病”,再到把“处方”卖给供应商,这一“买”一“卖”,还真有点故事味。
当时宝钢解决轻油枪结焦技术难题的消息传到阿尔斯通公司,那里的技术专家不相信。今年6月,他们趁设备检修到宝钢,走到0号机组旁,请宝钢技术人员把油枪拆下来。这一看,傻了眼,轻油枪内壁光滑锃亮,没有任何结焦。阿尔斯通公司知道,这一技术对改善轻油枪效能很重要,而宝钢股份的技术产权保护严格,于是今年10月,公司派出3位技术专家与宝钢股份谈技术购买事宜,双方谈了1天,最后以100多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买走。据了解,阿尔斯通在购买这一技术成果后,将可能把这项技术移植到其他国家使用的同类产品上。
像这样的专利,宝钢股份今年申报了200多项,累计申请专利达到1000多项,其中已有近200项走出厂门,在国内外发挥着作用。
宝钢股份返销技术专利给我们的启示是:研究专利技术,不一定要从零起步,消化吸收世界一流技术基础上的再创新,同样是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途径。
当时,有一个信念已经扎根在俞锦方心底:面对如此一个烂摊子,即便前路再荆棘满布,自己要做的是救活金属制...
地处杭嘉湖平原的浙江长兴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精神的指引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