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精神的主宰、动力的源泉、飞跃的基点。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经过近30年沉淀,形成了以“为家立身,为厂立业,为国立本”为内容的“三立”文化。近年来,“三立”文化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职工的思想境界、综合素质和强化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归属感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三立”文化作为一个开放发展着的优秀文化体系,需要与时俱进,体现先进文化方向。提升发展“三立”文化,也是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要创新发展“三立”文化,必然要涉及到对理念识别系统的重新审视、完善、调整和整合,需要载体形式的不断创新,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建设中的导向功能和凝聚作用。
在创新“三立”文化中,首先侧重战略引导。战略引导是企业文化创新发展的前提,是引导职工认清企业所面临的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认识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从而自觉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地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电力市场竞争对企业文化战略创新提出了新要求。自2003年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实施以来,电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单机容量越来越大、新投产机组越来越多,设备利用小时下降,煤炭价格居高不下,环保成本增加。十里泉发电厂在硬件装备上已经没有优势,机组容量较小,设备老化,能耗较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发展,保持常盛不衰?应该树立怎样的发展观?企业将来要发展成什么样?这些都需要从战略上进行深入思考。
其次,注重上下对接、双向融入。“三立”文化体系要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并得到职工的认同。同时,还要与上级文化体系有效对接和融入,既避免企业文化高高在上,不能落地的问题,又实现与母体文化体系的有效衔接。电力体制改革后,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华电集团和华电国际都迅速建立了企业文化体系,华电国际实行“一主多元”的企业文化管理。十里泉发电厂作为华电国际的全资厂,要实现“双向融入”,即:对上,要融入华电国际企业文化体系之中,与之保持一致性并进行有效对接;对下,又要融入全厂职工之中,使创新发展后的“三立”文化体系为广大职工所认同,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在“三立”文化和分支文化已深入人心,广泛认同的前提下,注重部室管理特色,提炼创新文化、精细文化、安全文化、激励文化、沟通文化、班组文化、家庭文化等分层文化,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最后,实现企业文化的顺利落地。创新发展与实事求是是内在统一的,创新发展是实事求是的深化和高级阶段,进行创新发展离不开实事求是。实现企业文化从科学理论走入现实生活、从空中楼阁变为触手可及、从制度到习惯、从他律到自律、从无形到有形,最终使文化资源成为职工个人成长的“消费品”,这时候企业文化才真正称得上落地生根。
创新发展“三立”文化的过程,就是对企业文化自我完善和丰富的过程。吸收新的理念,淘汰旧的理念;吸收先进的文化元素,淘汰落后的文化元素,在保持核心价值观不变的情况下吐故纳新,使“三立”文化体系永葆青春活力,更好地发挥了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和凝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