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压绝缘光纤柱(简称光纤柱),可实现电力系统高电压设备与地面控制室之间光通信和光送能,是智能高压设备的神经中枢,具有绝缘水平高、光损耗小、可实现大规模数据传输的特点。光纤柱长期受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垄断,国内仅有极少数的企业能够生产。
目前,国内智能高压设备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光纤柱首先在串联补偿装置(简称串补)中得到大规模应用。串补是将电容器组串联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的成套装置,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感性阻抗的补偿,达到提高电网传输能力、节省输电投资和走廊、保护环境等目的。串补技术是国家电网公司发展和实施超特高压输电技术、满足我国电网长距离大容量输电、实施国家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战略的重大关键技术。
2004年以前,国内串补市场长期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为了实现串补装置的国产化,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展了长达十年的研制工作。受缺少光纤柱等一次设备的困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光纤柱攻关课题组,在张翠霞、廖蔚明、李国富、刘之方、周玮等科研人员的多年努力下,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柱产品。2005年首次成功应用于甘肃成碧串补工程,实现了包括光纤柱在内的串补成套设备的国产化。2010年,研制成功额定电压1100kV光纤柱,应用于我国首个特高压串补工程,至今安全稳定运行,是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的光纤柱产品,填补了特高压产品技术及性能国际空白。
2006年3月,额定电压252kV、550kV的光纤柱产品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产品技术鉴定;2012年11月,额定电压1100kV的光纤柱产品通过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技术鉴定,专家鉴定认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专利光纤柱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国产光纤柱等串补成套装置用设备研制成功后,不仅解决了我国建设特高压电网工程所需,还为国产串补装置的出口创汇提供有力支撑。由于国产串补装置与国外串补装置在质量和价格上具有强劲竞争优势,因此国产串补装置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先后取得了越南老街串补工程和巴西LP工程的供货资格。目前,已经中标非洲埃塞俄比亚串补项目,同时正在投标印度750kV串补项目,而且后续将会取得越来越多的国外串补工程项目。
这就是市场竞争,当我们不能生产光纤柱时,外商不仅大幅度提高价格和多种附加条件,限制我们的特高压电网发展。当我们掌握核心技术能生产光纤柱产品后,外商又大幅降价售价,意在排挤当地产品。只有我们拥有核心技术,产品性能过硬就不怕垄断和排挤。由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包括光纤柱在内的串补成套设备性价比高,国内已有40余套投运,占据了近60%的市场份额,这些成套设备不仅运行稳定,还为我国电力部门节省了大量工程投资和维护成本、创造了可观的输电效益。
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光纤柱产品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正积极开展光纤柱能源领域行业标准“高压绝缘光纤柱”的制定。据张翠霞介绍,正在开展的“能源20130369”标准,将充分借鉴已有的专利研究成果和运行经验,这样制定的标准才能对我国光纤柱产品的技术参数、性能要求起到引导规范作用,对提高光纤柱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才会有指导意义。
近几年均被定为中国乳业的黄金时期,在高速发展的乳业行列中,被誉为“中国第一奶”的蒙牛集团用“中国牛奶...
现今的芜湖港已成为长江煤炭能源输出第一大港和安徽省最大的客货运及外贸、集装箱枢纽港,跻身于全国先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