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1986年,著名经济学家罗默(P.Romer)就曾撰文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
霍金斯:创意是什么?是存在,是自我状态的表达。创意的关键就在于抓住想象并让它逻辑化。现实与想象找到结合点,创意就产生了。
范周:文化创意产业是凝结了个人创造和智慧的产品,并在知识产权保护下健康发展且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我看来,人的独特创造、知识产权和产业链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中国设计的个性生存
2005年11月2日的英国《金融时报》称:“用不了太久,西方就会成为中国创意的净进口国。”以中国文化元素作为突破口,文化背景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成为“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推陈出新的方式。
霍金斯:找到中国的设计产业自身的特点有点困难,我觉得中国在设计业上和英国、美国、瑞典以及其他的一些欧洲国家还是有一些雷同的。我举个例子,美国、日本、欧洲国家的创意文化特点,我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但对中国却始终无法归纳,因为目前的中国创意产业还缺乏个性,让我无法总结。
中国当前的设计业没有很好的表现出特有的文化内涵,缺乏文化个性。中国是一个拥有着非常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拥有自身非常独特的个性特征。而中国当代的设计就没有把这些特性表现出来。
范周:其实很难给“个性”下一个定义。对于纷繁复杂的国际设计潮流来说,“民族化”或许就是最好的个性,以中国文化元素作为突破口,文化背景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是中国设计的个性化表达。中国的设计往往带有历史的痕迹。目前利用设计增加产品附加值也早已被企业和消费者认同。一方面是中国的企业已经认识到设计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和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产品所带来的实用性,也更加注重产品的外观形象和文化元素。
其实中国不乏好的设计。但是在设计界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设计赢得了奖杯却无法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一方面,是由于设计者和消费者、和市场没有进行有效的对接。另一方面,从事产品生产的企业缺少一种“闯新”精神。有了“创新”还不够,还要进行“闯新”,要鼓励企业大胆的将新鲜的元素投入到生产中去,不要让好的设计与实际生产脱节。
园区
浙江国际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举行的同时,也是浙江文化创意产业试验区授牌的日子。产业的地理集聚现象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霍金斯:产业的发展,有一个共同的特色是都会有聚集于某一地区的现象。我觉得首先这是一种发展中国的创意产业很有效的方式,效率很高,这也许是一种取得成果最快、见效最快的方式。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从政府这一级别开始,首先市政府重视,而后带动企业甚至民间的关注。我相信在今后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这种发展模式也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现在这种园区的现状让人觉得有点做作而不自然。今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更自发一点并且跳出园区这样的一种形式,不是设立了园区就发展了文化创意产业。
范周: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的确应该跳出园区谈园区更长远的发展,从而为区域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但是,在园区发展过程中,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结合中国实际,结合其发展阶段,适时地做出调整,以防止落地畸变和由于急功近利而带来的泡沫现象。
对创意产业的培育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前期,它需要投入、孕育,通过一定时间的孵化、培育、集聚和运作。但是创意园应着眼长远。另外,园区发展到目前阶段,对于中国,在其文化设施发展的基础上,应该更加注重软实力的提升,提升文化研究能力。各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园区/聚集区等,应对自身的优势、劣势有清醒的客观认识,就其地区特殊的人文、自然、产业等资源做出全盘性、有针对性的调查,才能从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做出系统的规划和阶段性的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时俱进。
对待工作始终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自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党的事业和国家的现代...
尽管公司的主导产品杭州牌平面是浙江省名牌产品,但宏观调控或迟或早、或轻或重总会对公司的产品市场发生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