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当我看见各种各样的企业家论坛在北京召开,世界各知名企业的老总在鲜花簇拥的讲台前侃侃而谈时,心里既羡慕也嫉妒。于是也装模做样地到各种“坛”里混了一阵,见到大腕演讲完后便凑上去自报门家、握手寒暄,最后是互递名片。几年下来还真积累了不少CEO的片子,可这堆名片放在桌子上偶尔向朋友炫耀一下“我认识某某企业CEO,”并没有给我们企业带来实际的好处,到是花了我不少参会费。
自从12年前我大着胆子办了中国第一家性商店,世界各地的新闻爆炒让我觉得特牛气,指哪打哪、所向披靡。把企业做大一直是我心中玫瑰色的梦,虽不敢和比尔·盖茨相提并论,至少和美国的辉瑞公司能有一拼,最惨也得做成英国著名避孕套生产商杜蕾斯的级别吧。可十多年打拼的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不仅企业发展规模与国外企业相比是老鼠与大象,即使在国内也只能勉强算上个中小企业。这到底是怎么了?我搞不明白,糊涂了,时常郁闷。
正值世界《财富》论坛在北京举办之际,抬眼看,许多媒体都在报道这位CEO做什么专机来参会,那位老总住如何豪华的总统套间,好一派跨国财团争芳斗富的气派,让我们这些小老板心里酸溜溜的不是个滋味。可中央电视台却在黄金时间播出的经济专家评论中十分冷静地指出,企业不要一味的都去争做500强,一个国家中企业发展的规模是和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大体相当的,可以稍微超一点点,但不能超得太多。如果离开国家发展水平一味追求把企业做大,那就如同收破烂的傻子穿了一件皮尔·卡丹的西服,还把一条金利来领带系在没穿衬衫的脖子上。为了说明西方人如何理解大企业观念,那位专家还特意引用了一个单词Enough(足够)即足够就是大。
做大的情结一直在我心中梦魂萦绕,并为之奋斗十余年,怎么一不留神成了收破烂的傻头了?虽说心里不舒服,但这句堪称经典的妙语却像一盒牛黄清火丸败去我心中积淤很久的“大企业病”的虚火,上下通畅,清爽至极。
不日,到楼下洗车,和洗车房的张老板聊天,别看那间洗车房简陋,张老板的商道却不浅。他们服务好、收费低,门口经常是脏车不断,有时候还要排队等上个10分、20分的才能洗上。当脏车队排得长了,张老板就劝后边的车到别处洗,别在这排着了,实在劝不走就举块牌子就地涨价。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生意不能做得太大,太大了就招事。所以张老板的生意多年来一直是稳稳当当,不管周围的车行是红火还是倒闭,他的车行一直是老样子,忙里偷闲的时候还在门口晒会儿太阳、拉拉二胡。
我文绉绉地和他讨论企业何为大时,他甩着手上的水珠子憨憨地说了一句:“吃饱了就是大,吃多了就撑出病来。”
对待工作始终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自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党的事业和国家的现代...
尽管公司的主导产品杭州牌平面是浙江省名牌产品,但宏观调控或迟或早、或轻或重总会对公司的产品市场发生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