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依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让位于依靠科技、知识和人才的创新发展模式,国际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呈现出竞争创新的特点。对我国来讲,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下,提升创新能力是适应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趋势的选择,也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关键是要提升企业特别是高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近百年来,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具有其他各类创新机构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千千万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进步,并且形成一批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企业,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仍然非常薄弱。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不少行业有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历史的背景,也有政策导向的问题,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和理念上的误区。其中主要的原因,一是企业缺乏依靠技术创新促进发展的理念,大多数企业只重速度求规模,而不注重技术创新,重技术引进不注重消化吸收,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二是产权制度改革滞后,企业技术创新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造成企业高级人才大量流失;三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完全完成。现在通过协议委托方式的产学研结合,企业处于从属的地位,这往往适合短平快的项目,不符合企业长远发展;四是国家相关政策落实差,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五是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低。
要改变我国目前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的现状,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对企业来说,要转变观念,要有战略眼光。高新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做大做强,必须加大技术研发经费的投入,真正重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开发和创新,有更多知识产权项目,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政府部门来说,要继续推进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规范人才流动秩序,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大力推动应用基础性、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的研发,强化国家对企业技术进步税收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继续给予转制科研院所一定期限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对科技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充分利用当前良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加大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力度,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占据发展的有利地位,取得发展的主动权。
对待工作始终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自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党的事业和国家的现代...
尽管公司的主导产品杭州牌平面是浙江省名牌产品,但宏观调控或迟或早、或轻或重总会对公司的产品市场发生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