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手机行业之变

企业报道  2014-11-20 20:49:33 阅读:

  近年, 国家发改委以“核准”的方式批准了华为、海信、奥克斯、大显泛泰及高通等五家企业手机生产项目的申请报告,核准制正式替代了许可制,标志着中国手机产业曾经轰轰烈烈的牌照时代彻底终结。

  一时间,低价市场竞争激化、库存压力上扬、产能大幅扩张,直至洗牌效应等等不利症状都成为新闻媒体的关键词。然而,依笔者看来,后牌照时代并不意味着政府职能的淡化和退场;低价产品也不具备改变手机产业现状的冲击力;后牌照时代的品牌升降带来的品牌格局转变也不会带来中国手机产业和市场格局的大规模震荡。

  对于政府、资本和市场而言,后牌照时代是手机产业发展的新平衡模式。政府监管模式的改变将带来手机行业成本结构的变化,而资本投资的非理性趋势则是新的挑战;若没有强大的技术潜力作后盾,大量涌入的资本给市场带来的冲击将是局部和暂时的;政府监管之外,市场的容量和技术空间是稳定产业大盘的关键因素。

  政府并未退场

  核准制从制定到实施的过程一直伴随着政府利益、行业准入权力及外围产业资本的争拗和拉锯。政府将牌照制作为保护国内手机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手段,而获得牌照的一些企业则将牌照作为稀缺资源进行寻租,外围产业资本面对守着牌照赚大钱的企业大喊不公。实际上,政府推出“核准”制度正是要淡化行业准入门槛上的行政色彩,突出资本实力和技术实力等市场因素在行业准入中的地位。

  核准制的推出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手机“贴牌时代”的终结,手机行业准入权力不再是可以在市场上寻租的稀缺资源,而手机厂商的成本结构中也不会再包含牌照的寻租成本,这也有利于行业成本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与此同时,行业准入门槛的进一步市场化带来的是新一轮的资本和品牌扩张,投资的盲目性必将造成竞争激化及经营风险的增加,产业投资的合理性将成为政府的下一个挑战。

  通过行业信用、技术水准及服务等软性标准对投资进行疏导当是良策。监管模式的过渡期带来的市场小幅震荡是很合理的,但并不会带来产业大盘的剧烈变动,其外在原因是手机产业的资本大盘已经很成熟了,而内在原因则是手机产业的技术与价格的博弈原理。

  低价与产能搅动市场?

  以家电资本为代表的低价军团十分高调,奥克斯要用低价产品将手机的整体毛利润率拉到10%以下,海信也高调宣布将通过大量低价位产品的投放占领市场。对于产销量的预期更让人觉得产能扩张的规模远远大于预期,低价产品和扩张的产能能否搅动市场呢?

  手机产业有四道门槛:品牌、技术、资本和渠道。姑且不论奥克斯、海信的资本实力,其渠道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这些厂商对于低价产品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强大的渠道能力。然而,手机作为以技术和品牌为核心竞争力的电子消费品,如果不能将高端技术融入低价产品,低价对于市场格局的震荡力相当有限。而10%的毛利润是否可以保证其根本的研发能力也将成为这些厂商持续发展的掣肘。

  另一方面,生产许可只是将这些厂商在台面下的产能表面化了,这些产能不会因为没有许可证而闲置。对于产能而言,核准制并不能直接导致产能的扩张。

  技术流的前景与市场格局

  如果说家电资本的低价战略对于市场有冲击的话,倒不如说华为等技术流势力对于市场的占有能力更强。华为以移动设备起家,在国际通讯终端市场上崭露头角,若在国内市场结合技术释放渠道和营销能力,其前景也许更加令人期待。从2005年中国手机市场的暗流涌动,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一模式已经成为著名的技术巨鳄NEC和阿尔卡特等品牌再战手机市场的致命武器。

  除了企业自身经营导致的资本、库存、产品控制力等基础因素外,加速手机市场格局变动的,往往是建立在技术飞速升级导致的旧产品的飞速淘汰,由此看来,手机的产业性质决定了其技术流势力的利润和市场前景。因此,对于观察者而言,技术流对于市场格局和品牌格局的冲击力比之低价产品更值得期待,而由牌照制转为核准制的中国手机产业,也必然是大盘稳定、局部震荡的发展态势。

更多专题
松柏无华可照人

对待工作始终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自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党的事业和国家的现代...

杭机四招应对宏观调控

尽管公司的主导产品杭州牌平面是浙江省名牌产品,但宏观调控或迟或早、或轻或重总会对公司的产品市场发生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