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车企应对原料价钱上涨

企业报道  2014-11-19 06:40:53 阅读:

  近年,我国煤炭能源以及铁矿石等原材料的价格持续上扬,煤炭相比2004年9月上涨8个百分点,钢材虽然目前还没有价格调整,但是铁矿石在2005年春上涨幅度却高达70%,有专家称今年钢材的涨幅最高可达50%。

  全球范围的能源紧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国内市场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汽车产业感受最深。中国汽车制造业一直以制造成本低廉、综合性价比高的面貌出现,这也是中国民族汽车企业能够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资本。然而,原材料的涨价将意味着汽车企业的制造成本的增加,而能源的涨价也意味着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增加,这两个方面都对汽车企业带来了无形的经营压力。相对于轿车企业来说,使用钢材量大一些的卡车企业感受到的压力更大。

  实际上,中国的商用车价格是明显低于国际市场的,特别是轻卡产品,所以商用车企业是能够承受这些压力的。但是,国内的商用车产品在性能、配置、工艺等方面与国际标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造成低效高耗、环保差、社会成本代价高的现象。

  据了解,为了避免行业内形成产品低价低质的恶性竞争,提高国内商用车的综合竞争能力,近日福田、江淮、东风等几家主要商用车企业在一起探讨了解决方法。

  首先,各厂商一致公认,要在汽车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协同合作、规范竞争,共同维护中国汽车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其次,国内商用车企业要充分发挥产品高性价比的优势,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另外,为了国内商用车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持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投入,形成共赢模式,针对上游原材料市场整体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各厂家认为一方面要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品质和降低产品成本等方式予以解决;另一方面,要在市场允许的范围内,适当调整部分产品价格来转移一点成本压力。

上一篇:五大企业之困
更多专题
松柏无华可照人

对待工作始终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自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党的事业和国家的现代...

杭机四招应对宏观调控

尽管公司的主导产品杭州牌平面是浙江省名牌产品,但宏观调控或迟或早、或轻或重总会对公司的产品市场发生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