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家得宝以7亿元(刨除税收等尾数,本次收购金额约为7亿元人民币)收购天津家世界家居建材超市。舆论一直议论的事件终于发生,又一家国内零售企业选择了被外资收购而退出激烈竞争的市场。其实并购的发生并不突然,家得宝和家世界之间的签约可以说是经历了马拉松“恋爱”后修得的正果,这是一个有着10年历史渊源的企业间的收购。
由于限制少、壁垒低,零售业正在成为兼并收购的热点领域之一。而在管理水平与资本实力的双重差距下,民营建材超市在扩张做大的路上,似乎总是难逃跨国资本之掌。作为中国家居零售业桥头堡的家世界家居被并购似乎更加证实了这点。面对外资对我国零售企业的挤兑、并购,我们应当理性面对
中国市场取消对零售业的兼并限制,家世界被家得宝并购,这样的并购风潮到底会给我国企业带来些什么呢?外资并购内资企业的行为对中国市场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应该持着理性的眼光来看并购这个问题。
外资并购可以创造出并购价值。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即使作为一个并购对象,其本身也提升了自己的价值。对零售业而言就是:首先是先进管理理念与中国庞大市场的互补。作为开放的市场,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是均等的。面对发展迅速的中国市场,再以“绿地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就显得步伐太慢,所以跨国巨头纷纷采用并购方式。而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占据更大的中国市场,跨国公司不得不投入他们所拥有的先进管理技术,单纯的资金投入向技术投入以及人才转移、挖掘、培养等隐性资本转变,由于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理念的迅速投入,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从而产生并购价值。其次,是资金与劳动的互补。跨国零售巨头资金相对过剩,而内资企业拥有大量廉价高质的工人。并购后,雄厚的资本与高质的员工相结合,再配以各种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出大量的合作剩余,从而创造出并购价值。此外,还是生产能力与营销能力互补。对中国市场而言,跨国巨头公司有成熟的营销理念,具有理论优势;而国内企业有现成的销售渠道,成熟理念指导现成销售渠道,理论指导实践,创造出并购价值。
零售业并购的过度损害国家产业链,减弱国家竞争力。现在外资多采取“斩首行动”并购中国在某一行业内的内资企业,然后注入其在中国的业务、技术和产品,以图达到一举进入并垄占我国相关行业的目的。垄断市场之后,他们就会采取种种手段打击跟进者,以图维持它的垄断地位。这种行为打击了市场的创新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国家的国际竞争性。由于并购后外商将对并购企业进行重组,可能造成一些人员失业。这部分失业的显性化虽然具有经济合理性,是企业的正常行为,但在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并购造成的失业在短期内可能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外资零售巨头还采取“斩首行动”进入中国零售业。若中国零售业由外资巨头所掌控的话,那么,当他们采取秘密结盟等方式组成价格同盟时,中国零售商品价格(可以说市场上存在的大部分商品)就会由外资企业定价。为了利润最大化,往价值链上方,它们压低价格,损害中国上方供应商的利益,损害产业安全,进而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往价值链下方,它们提高价格,就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引起民众不满,加大社会风险。外资并购过度还是对国内知识产权的践踏。外资在并购中国企业后,往往把原有的内资企业品牌束之高阁,使之慢慢淡出国民的视野并用外资品牌代替之。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民族品牌的号召力。民族品牌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影响力,民族品牌的减少降低了国家的竞争力。
外资并购可能会导致国民财富流失,影响国内企业家的积累和成长。2001年以来连续几年的熊市,使中国企业严重不合理贬值,跨国公司在并购中资企业时,倾向于低估中资企业资产,在企业处于经营困境时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家得宝以7亿元并购家世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家得宝在家世界身陷资金困境时趁虚而入,价格颇为低廉。如果并购前没有对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合理评估,外资以极小成本并购中资企业,会造成资产的大量流失,导致国民财富的流失。我国经济发展除了要依靠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积累和成长外,更要依靠本地企业家要素的积累和成长。企业家要素是当地技术、生产和组织创新的源泉,也是当地经济长期发展的关键要素。跨国公司在兼并与收购后为了贯彻其全球战略,往往会控制公司的主要领导地位。同时,为在东道国取得垄断高额利润,往往采取倾销等手段打击国内同类竞争者。长此以往,中国企业家得不到成长,造成我国经济相应领域长期发展动力的不足。
外资涌入带来外汇风险。外资并购内资进入中国,而中资企业并购外资企业进入外国的数量极少,这样,外资并购规模的不断扩大会进一步加剧我国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失衡,导致收益逆差的逐年扩大。这种比例严重失衡的状况持续下去会使我国货物顺差消耗殆尽,从而危及我国国际收支的盈余和平衡,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墨西哥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如果这种失衡状况持续存在下去,可能成为爆发金融危机的一个因素。而对零售企业而言,他们拥有极为广泛的进货渠道,从而致使他们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转移资金。若一个外资企业为投机目的兼并中国内资零售巨头,借助零售销售链转移资金,就会增大外汇风险性;另外,当零售巨头完成规模扩张后,通过它的广泛的渠道汇出利润,造成国民财富的巨大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