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调查发现,北京一些新建楼盘的开发商拒绝接受公积金贷款,理由是嫌手续繁琐、放款速度慢。但据记者了解,办理公积金贷款的时间为半个月,与办理商业贷款的时间大体相当。真正的原因在于,开发商进行前期开发时与商业银行达成一种默契,也就是银行支持开发商前期开发所需的资金,楼房建成时,开发商要保证贷款买房者到这些银行去办贷款。
好一个“默契”!可是,开发商与银行可考虑到购房者的负担和感受?可怜他们在这种“默契”下,不得不又为此多付出一大笔钱。
开发商凭什么不让购房者使用公积金贷款?哪部法律、哪个政策规定购房者不能使用公积金贷款了?没有!显然,开发商的这种做法没有任何依据。在这开发商与银行的密切“配合”下,开发商是受益了,因为他们可以因此从银行获得急需的开发资金,甚至可以施展“空手套白狼”的功夫了。银行也受益了,因为他们可以拉到大笔的又保险又高收益的住房贷款业务,有业绩了。可是,购房者的利益却严重受损,他们不得不让自己的公积金“在家躺着”,却被迫接受高利息的商业贷款。以一笔20万元10年期的住房贷款为例,商业贷款的利息比公积金贷款多出3万多元。显然,是开发商与银行合伙“强奸”了购房者的意愿,“绑架”了购房者利益。
那么,开发商拒绝公积金贷款的“底气”从何而来?靠的无非是商品房的“热卖”。在他们眼里,购房者哪是“上帝”,老百姓买他们的房子,反倒像是有求于他们了。那种“要买就买、不买拉倒”、完全无视购房者感受的恶劣态度,那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丑陋嘴脸,充分暴露了开发商极为浅薄的商业伦理和道德。其实,人无百日好,花无千日红,这些开发商在楼市的暴利中已挣得钵满盆满,又何必对老百姓如此苛刻呢?当房市从疯狂回归理性时,当国家真正出台有力的调控政策时,当房地产市场不再是一片黑幕时,这些蛮横的开发商将受到市场和“上帝”的双重惩罚。其次,这还与政策的不明确有关。目前,尚没有哪一部法律、政策对这种行为规定明确的处罚措施,这导致开发商与银行敢狼狈为奸,肆无忌惮侵害购房者利益。
其实,开发商拒绝办理公积金贷款并非个别行为,也不是发生在个别地方,正成为一种现象在楼市蔓延,而且越是热销的楼盘,在贷款的问题上越是强硬。面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绝不能坐视不理,应当迅速采取措施,拿出对策,维护那些已被房价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老百姓们的利益!
品牌就是实力、就是信誉、就是竞争力。波司登实施品牌战略,从创中国品牌,到创世界品牌,靠品牌走世界的成...
温州是中国市场经济先发的圣地,是中国市场经济主体最早成长的摇篮。这两个定位来之不易,伴随着多少年的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