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2014北京生物医学峰会 吹响中国融合医学集结号

企业报道  2014-11-13 16:44:41 阅读:

  21世纪生命科学向量子化和系统化两个方向快速发展。生命科学家应用物理方法从粒子追踪到弦,揭示了人体复杂巨系统在物质与意识上的统一,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跨组学等生物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系统推进,隐藏在浩瀚数据中的生命规律和疾病分子机制展现在人类面前。随着融合医学的快速发展与推进,人类健康模式将发生着本质转变。

  近三十年来,以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已日趋成为中国国民因病死亡的最主要病因,成为中国人口战略的重大危机。慢性疾病的爆发,极大地消耗了国家财富和医疗资源,同时也对国人身体素质整体提高计划的实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可以说,慢性疾病如今不再简单是一个公共卫生的问题,而是一个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国家战略层面进一步完善慢性病的预防、控制与治疗体系刻不容缓。

  发达国家经历了慢病爆发的痛苦,终于认识到必须集合全社会各种资源来解决慢性疾病对人类的威胁。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发达国家以融合、转化医学的理念整合了医药、医疗器械、科研机构、医疗机构、金融机构的优势资源,协同作战,建立了完整系统的国民慢病防控体系。

  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各自为战,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要通过漫长的过程才能转化为临床诊疗技术,而医疗机构则缺少科研机构的基础研发体系来支撑临床诊疗中技术难题的解决,可见研发与临床结合的不紧密在技术层面上就难以缓解慢性疾病的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其他机构更是缺乏地在共同的目标下协同行动的机制。这一现状也是造成我国近几十年来以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疾治疗有效率低、死亡率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以恶性肿瘤为例,美国患者5年存活率达85%,我国患者5年存活率仅为25%。

  为了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慢病诊疗技术上的差距,在中国医师协会的领导下,海克维尔基因(北京)研究院联合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临床医学机构、药物研发与生产厂商、医疗器械研发与制造商等社会力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了全体系的技术攻关。目前,在糖尿病、恶性肿瘤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疗效评估、干细胞移植、冲击波治疗、射频消融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了引起全社会对慢性疾病防控的重视,为了把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引入我国,为了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发布,中国医师协会和海克维尔基因(北京)研究院联合主办了2014北京生物医学峰会。国际峰会于2014年11月3日至5日在门头沟区龙泉宾馆召开,大会主席为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学术委员会主席由中国工程院郭应禄院士担任。峰会邀请了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到会研讨,特别邀请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Craig C. Mello先生到会演讲。

  本次生物医学峰会第一次系统地阐述融合医学的概念和推进模式,这将对中国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慢性疾病防控与诊治领域如何实践融合医学方面的见解为中国融合医学的发展吹响了号角。

更多专题
在自我超越中嬗变“温州模式”

温州是中国市场经济先发的圣地,是中国市场经济主体最早成长的摇篮。这两个定位来之不易,伴随着多少年的争...

和谐企业重在以人为本

包铝的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6.97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50亿元,连续5年实现产销率100%、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