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节能减排>> 正文

以能源铸就的和谐

企业报道  2014-11-05 10:24:13 阅读:

  位于辽宁盘锦的辽河石油勘探局近两年来,遵承中国石油“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调整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步伐,走出了重组分立初期的低迷和消沉,经济总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辽河局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优秀企业、全国文明单位、中国管理竞争力百强企业等殊荣。局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先进党委等称号。

  协调发展厚积薄发

  自中国石油实施重组分立,原来的辽河石油勘探局一分为三:分别是辽河石油勘探局、辽河油田公司、辽河石化公司。

  2004年8月,新一届领导班子对企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和思路———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初具国际竞争力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商和初具规模的新能源开发商”。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明确了“4442”的发展思路,即“四个突破”———发展观念的突破、增长方式的突破、发展领域的突破、效益体现方式的突破;“四个坚持”———坚持“持续”、“有效”、“较快”、“协调”发展;“四个板块”———工程技术、加工制造、生产贸易服务、能源开发与综合利用;“两个责任”———承担起支持多种经营发展、搞好社会服务的两个责任。

  去年以来,局党委和勘探局组织开展了以“三提一和谐”(即企业发展全面提速、企业管理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全面提升,努力构建和谐矿区)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较好地统一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

  以人为本发展惠民

  辽河局积极建设辽河特色的企业“家文化”,把“关爱职工、关心企业、关注社会”作为主要内容,让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和谐发展。

  在中石油集团公司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1.8万名家属发放了生活补贴,为2.4万名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为3000多名提前退养职工安排了临时性工作,通过搭建油田、地方、石油系统内部三个就业平台,使4500多名待业子女实现了就业。辽河局还与其他两家油区企业筹资成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全局有559名党政干部及296名专兼职工会干部与困难家庭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

  安全第一环保优先

  辽河局的筑路公司市政工程处在辽河三角洲湿地施工时,为保护几十种鸟类,在施工现场不设食堂,不动明火,车辆禁鸣喇叭,施工人员不大声喧哗,严禁吸烟。施工用水到10公里以外的村庄去取,每天施工后,做到完料净场。在陕北黄土高原施工的两支钻井队凭着严格的管理和过硬的施工质量,达到200万工时事故损失为零,被世界知名公司壳牌公司授予亚太地区HSE奖牌。

  修井作业过程中,断、卡、脱及稠油管起下井管壁带油容易造成井场污染。为保护环境,辽河局研发了“绿色修井技术”和防污染修井技术,研制了无污染封闭式循环冲砂旋流除砂装置等环保设备。

  发展共谋责任共担

  辽河油田重组改制后,业务上的上下游关系以及割不断的油缘、地缘和血缘,使辽河油区的三家企业在“发展共谋,责任共担,稳定共抓,环境共建”的基本原则前提下,互惠共赢,共兴共荣。

  辽河局与辽河油田公司、辽河石化公司高举中国石油一面旗,共打辽河油田一张牌,共建和谐矿区一个家,建立了油区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油区改革发展稳定大计,共同制定了“十一五”油区发展规划。在发展上,三方努力做到相互支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辽河局从辽河油田公司增储上产需要出发,努力提供精品工程和满意服务,同时,把新业务定位在与辽河油田公司投资尽量少有关联的领域,减轻油田公司的成本压力。在利益协调上,统一政策和步调,减少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在维护稳定上,共同成立了油田信访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立了长效机制。在矿区建设上,坚持矿区环境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管理。

更多专题
陕鼓奋力推进大型装备国产化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气势恢宏、动态劲力,敢于破旧创新,勇于打开束缚...

惠信科技:碍在薪酬之难

为迅速取得所需的人力,该公司以较高的起薪来聘用新人。考虑到原有人员的薪资水准可能会因为起薪的调高而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