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记者从合肥海关与青岛海关在合肥共同举办的区域通关推介会上了解到,合肥海关为了打造安徽企业进出口便捷通道,积极推进“区域通关”改革,创新通关模式,继去年加入“长三角”区域通关改革试点、前不久与天津海关签署合作备忘录后,又积极迈出新步伐,再次与青岛海关在合肥共同举办区域通关推介会,并签署合作备忘录,为安徽省企业新开辟一条“环渤海”口岸进出口便捷通道。
“区域通关”是海关总署于2006年在全国海关正式推行海关通关方式的最新改革措施。合肥海关自2006年3月经海关总署批准作为中部地区第一个内陆型海关加入了“长三角”区域通关改革试点。截至今年前4个月,共办结此类进出口报关单268票,货运量452万吨,货值达7.31亿美元,征税8.38亿元人民币。目前,安徽所有现场海关都可以与上海、南京、宁波、天津等地口岸现场海关开展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业务。全省已经获海关批准开展这一业务的企业就有15家。
采用此方式通关,与传统的“转关运输”方式相比较,通关时间缩短,成本下降,手续更加简洁,通关效率大大提高。据了解,进出口报关单从属地申报到口岸卡口放行,进口通关时间最短为4小时29分,出口通关时间最短为3小时31分。进出口货物不再需要经海关批准的专用船舶、车辆运输,企业可以免除奔波往返口岸办理通关程序的辛劳。同时,由于本地海关熟悉本省企业及其进出口货物的情况,企业在通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便于与省内海关就地研究解决。经过一段时间试行,该模式深受企业欢迎,不少企业纷纷要求加入。
据合肥海关初步统计,安徽省目前有300多家企业进出口的货物需要从青岛海关管辖的山东沿海港口进出,在尝到加入“长三角”区域通关改革的甜头后,企业急切希望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的口岸海关扩大到“环渤海”地区。为了配合安徽企业通关模式的口岸海关扩大到“环渤海”地区,青岛港务局向企业展示了服务优惠政策。下一步合肥海关将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风险管理手段,稳步推进区域通关改革健康实施。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老矿区会有如此的景象。地面:从集团公司到各个矿井、厂点...
近年来,我国的果冻业异军突起,并日益凸显它的良好“人缘”。不过,前些时日,身为青少年的宠儿,果冻的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