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节能减排>> 正文

生物质能发电应广泛推广

企业报道  2014-10-27 07:57:55 阅读:
核心提示:能源紧张和环保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作为重要的替代补充能源,资源丰富、清洁环保的风能

  能源紧张和环保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作为重要的替代补充能源,资源丰富、清洁环保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陆延昌提交了“关于发展生物质能发电的建议”的政协提案。

  陆延昌委员说,生物质能发电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具有电能质量好、可靠性高、间歇性低、技术比较成熟的特点。发展生物质能发电不仅可以减缓化石能源消耗速度,而且还可以改善环境,减轻环保压力。

  另外,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要求,2012年起我国开始承担减排CO2的义务,生物质能发电以其CO2的近零排放将发挥越来越大的环保效益。因此,应当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发电。

  陆延昌同时认为,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在我国发展生物质能发电仍然任重而道远,既不能谨小慎微、望而却步,错失发展的大好机遇;也不能过于乐观,一哄而上,轻视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我国生物质能发电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从总体上看,大多数生物质能技术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产业化和商业化程度较低,缺乏持续发展能力,陆延昌认为当前我国在生物质能发电面临着:生物质能发电产业与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不协调;生物质能资源一般分布比较分散;缺乏促进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电能定价难以支撑生物质能发电厂的正常运营;生物质能发电尚处于示范项目阶段,尚无专门的管理办法等问题。

  为此,陆延昌委员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通过深入调查和评估全国生物质能资源整体情况,根据分布特点和燃料特性,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生物质能发电的站址和规模,提高有效利用率,降低运营风险。

  二是,积极开展生物质能发电上下游产业链研究,开展关键技术自主开发和相关设备自主研制,努力形成从燃料收、储、运、发电到燃烧废料的深加工一整套产业链,促进生物质能发电的产业化。

  三是,从燃料的制备、运输、储存到连续发电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认真研究单机合理的容量。

  四是,尽快制定生物质能发电的相关政策和标准,吸引社会投资,规范和简化审批程序,加快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尤其是示范项目的核准,以示范项目带动生物质能发电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积累经验,提高我国在生物质能发电领域的科技水平,培养人才,促进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五是,进一步落实对可再生能源的保护政策和激励政策,全面考虑生物质能发电的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实行全成本定价办法,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六是,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有效机制,通过发展生物质能发电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带动农村生产模式和用能方式向现代化方向转变。

  七是,加大科普和宣传力度,促进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加强政府主导,建立协同机制,促进相关的多部门、多行业和多学科的联合与合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更多专题
百年老矿基业常青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老矿区会有如此的景象。地面:从集团公司到各个矿井、厂点...

中国名牌企业是希望之灯

近年来,我国的果冻业异军突起,并日益凸显它的良好“人缘”。不过,前些时日,身为青少年的宠儿,果冻的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