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吃多了不好,大家隐约都知道。但为什么不好呢,该怎么样吃盐呢?能说得上来的恐怕不多。食盐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具有调节人体内水分的均衡和分布、维持体液平衡的作用,适量摄取食盐有益于健康,然而如果使用不科学,往往不利于健康。
杜绝“晨起喝盐水”
企业家们大都听过这句话,每天早晨喝一杯盐开水。生理学的研究认为,人在整夜睡眠中未饮滴水,然而呼吸、排汗、泌尿却仍在进行中,这些生理活动要消耗损失许多水分。早晨起床时血液已呈浓缩状态,此时如饮一定量的白开水,可很快使血液得到稀释,纠正夜间的高渗性脱水。而喝盐开水则反而会加重高渗性脱水,令人倍加口干。何况,早晨是人体血压升高的第一个高峰,喝盐开水会使血压更高。这对正常人都是有害的,对血压高的病人来说更加危险。因此,清晨补水不可喝盐开水,不管咸淡均不能保健,只会危害健康。
错在“没咸味则不含盐”
由于社交应酬不断和工作繁忙,企业家们在外就餐是家常便饭,有的为了躲开高盐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挑些口味淡的饮食。盐是氯化钠,然而除此之外,钠还有各种化合物形式。不仅要注意避免口味重的饮食,另外也要注意控制看不见的“盐”,比如大量的动物性食品和加工食品。因血液中含有大量的钠离子,所以动物性食品毫无例外都含较多的钠。此外,加工食品中也含有大量的钠。比如酱油、番茄酱、咖喱等调味品,还有酱菜等腌渍食品和熟食制品。因此即使您吃没有咸味的食品照样可以获得不少钠。某些甜品、零食、冰淇淋、饮料含钠也很高,也应将这些食品中盐的食用量计算在内。
其实,在外就餐时尽量少吃动物性食品和深加工食品可以有效减少多余钠的吸收。
“少盐就没味”
很多人“口重”的饮食习惯是从追求口味开始的,他们看来少盐等于“乏味”,没盐就意味着没劲儿,于是在重盐的菜肴中寻求美味。殊不知,日积月累下来血压会升高,为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埋下了隐患。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人每日最佳食盐量不应超过6克。长期食盐量低于6克,可使25岁至55岁人群的收缩压降低9毫米汞柱,到55岁时冠心病死亡率可减少16%。有专家因此提出:“远离高血压,从限盐开始。其实食物提鲜不只靠咸味,一些具有特殊气味的蔬菜也可以用来调味,比如香菜、香菇可以在熬汤时加入,而洋葱可以作为凉菜很好的辅料。醋不但能软化血管,调节口味可以常用。这些都是淡盐主义锋利的小武器。其实少吃盐,除了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同时,还有诸多的妙用。
少吃盐能补钙
少吃盐补钙是英国科学家首先提出的。他们在研究中发现:饮食中盐的摄入量是钙的排出量多寡的主要决定因素。即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钙的量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这就是说,少吃盐等于补钙,少吃盐对钙实际起到了“不补之补”的作用。
减少身体肿胀不适
企业家们每日有大量的工作要处理,常常伏案工作达十多小时甚至更多,有时会出现双腿紧绷肿胀的感觉。北京军区总医院理疗科李自立主任说,这是一种生理性浮肿,应尽量减少盐分的摄入,多吃利水的食物就可以缓解症状,排出多余水分,恢复健美的身形。
少吃盐皮肤好
法国有句俗语,叫做“美女生在山上,不生在海边”。据法国美容师解释,因为住在海边的女性平时摄入的盐量较多,所以皮肤很容易长出皱纹,自然影响美观。而山区的女性较少吃盐,皮肤往往光滑细腻。
医学专家提醒企业家们,吃盐多不仅会造成疾病,还会直接影响人的容貌。要想皮肤好,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多喝水、少吃盐,便能有效帮助皮肤排毒,保持健康的肤色,不论在谈判桌前还是在办公室里都神采奕奕,精神焕发。
因此,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可采取逐步降低每日盐分摄取量,多吃蔬菜水果,多食用采用易保持食物原味的烹调方法作出的食品。少吃一点盐,更能体现菜肴原本天然的风味。在“淡盐主义”中享受着饮食和健康的乐趣,何乐而不为?
近年来,我国的果冻业异军突起,并日益凸显它的良好“人缘”。不过,前些时日,身为青少年的宠儿,果冻的锐...
鹰击长空,荡气回肠;风吹草低,静谧陶醉。迷人的大草原荡漾着湿漉漉的清风,散发着醉人气息。醉人的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