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兴县高强度紧固件厂厂长葛海泉今夏代表中国参加了国际标准化会议,在会上成功否决了日本提出的“亚洲体系标准”。当越来越多的“行业老大”热衷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时,在长三角,一些企业已开始涉足“国际标准”的制定。
国际标准能够构成技术壁垒,对国际标准制定权的争夺,其实就是对国际市场话语权的争夺。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企业的技术不成熟,而是因为国际标准的制定本身就是利益角逐的过程,致使一些国际巨头对中国企业进行压制和“围剿”。鉴于此,有关专家认为,有雄厚资金和技术实力的企业,可自主提出国际标准提案,或支持和推举自己的高级管理人员进入国际标准化组织;实力较弱的企业,可更多地派员参加ISO、IEC等国际组织的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的会议,以便及时跟踪有关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动态和国际前沿技术发展的趋势。
18世纪英国思想家怀特说“自然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师”。的确,在经济高速发展、能源危机日趋显现的今天,节制...
长期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的企业基本上没有战略。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