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是多角度、宽领域的,它包含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营销创新、机制创新等等。就其基础的内涵讲,技术创新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长远、长久的。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的决策者们遵循了企业发展的这一基本规则
近年来,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抓住子午胎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技术创新为总抓手,大力推进“构建一个平台、完善一套体系、培育一批核心技术”的技术创新“三个一”建设工程,把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足的新型现代化工业道路,企业每年以6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迅速发展,综合经济指标强势入围世界轮胎20强和中国轮胎前3强。公司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山东省技术创新试点单位”和“中国科技进步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玲珑牌全钢子午胎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玲珑品牌”被授予“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和“中国市场质量消费者首选品牌”荣誉称号,品牌价值高达38.97亿元,名列全国同行业榜首。
以“产学研”构建行业一流科技平台,提升企业创新力
山东玲珑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的第一要务,通过实施构建一个平台、完善一套体系、培育一批核心技术的“三个一工程”,使科研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山东玲珑拥有6000多平方米的省级技术中心,配备价值2亿元的德、日、美等国进口的世界一流实验检测设备,专业研发人员达到300多名,建立和完善了一套面向市场选题研发、面向社会整合资源、面向行业提供服务、面向产品持续改进的开放式技术创新运行体系,逐步形成一批行业领先、国内一流的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产品赢利能力。
在技术创新上,山东玲珑始终坚持走“产学研”联合开发道路,整合内部技术资源,成立课题小组,重点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每周召开改善创新成果发布会,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营造“用心工作、用脑工作、用知识工作”的工作氛围和“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企业技术创新环境。
在人才培养上实施“招、聘、引、育”并轨运行。公司先后与青岛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意大利鲁道夫公司等高等院校和国外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合作关系,聘请高级技术人员30多名、国外专家5名,充实了科技人才队伍、膨胀了智力优势。
在轮胎深层性能研究上,与中国汽车行业权威专家、惟一的汽车工程院院士合作,建立UniTire模型,对轮胎使用性能进行数学模型分析,在此基础上二次开发CarSim软件研究轮胎使用性能对整车性能的影响,将测试结果与计算机辅助分析结合在一起,大大减少实际测试的数量和室外测试现场条件波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这项研究属于企校强强联合,填补了国内空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4月份,国家轮标委邀请公司参与国家六个轮胎性能研究标准的制定,得到业界公认。
近3年来,公司技术开发中心共组织实施省级技术创新项目15项、技术开发项目60余项、技术推广项目40项。其中“激光视觉三维测量技术及应用”获教育部一等奖,轮胎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控制炼胶系统、压延、压出、成型系统研究获省现代化管理创新一等奖,ST205/75R15特种挂车轮胎耐久、耐静态老化及抗冲击性能和19.5L-24低断面、高花纹农业轮胎的研究等15项研究成果分别获省科技进步奖,半钢子午胎具备了为宝马、奔驰这些世界顶级轿车配套能力,成为国内最大的高档轮胎生产基地之一。
以技术创新加速新品开发
实现产品和产业结构创新
一个企业的科技含量主要靠产品结构和档次来体现。为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精”的产品结构优势,形成品种全、档次高、规模佳的产业链条,公司着眼行业尖端技术,在技术改造上力行“四个速度”,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和产业集群化。
在产品结构的优化上,加速轮胎子午化进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研发宗旨,锁定行业前沿技术,重点开发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设计难度大的高端产品。2001年以来,公司每年自行研制开发新产品始终保持在120个以上,每3天就有一个新产品问世。其中全钢丝子午线轮胎主要以大规格、耐磨型、超载能力强的高层级载重胎为主;半钢丝子午线轮胎则以高档轿车胎的系列化和一些行业尖端技术产品为攻关目标;斜交胎是以“玲珑王”、“耐磨王”等高速、耐磨、性能突出的轮胎为主。2006年6月4日,第一条全钢工程胎下线;6月27日,第一条27.00-49-48PRE4巨型外胎下线,标志着公司向规模化工程轮胎的发展又前进了一大步。目前,公司轮胎产品已经形成了全钢、半钢、斜交胎、特种胎四大系列、1200多个规格品种,新型子午胎产品比例占70%以上,规格之全、品种之多居国内第一。
在产业结构升级上,打造产业结构新平台,构筑资源循环新格局。2001年至今先后投资38亿元进行了全钢、半钢、热电、碳黑、钢丝、水泥等八大项目建设,形成了以轮胎主业为核心,能源保障和原材料供应于一体的集约化生产格局。一是热电联产。针对轮胎生产能源需求巨大的特点,山东玲珑规划建设了热电联产技术改造项目,以低热值煤矸石为主要燃料,采用国际先进的循环硫化床锅炉和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进行热电联产。电力在自产自用的基础上为社会造福,蒸汽供给轮胎生产的同时,为城区居民集中供暖。项目还吸收利用碳黑厂生产尾气作为燃料进行蒸汽生产,每日可增加蒸汽产量600吨,年增加经济效益1200多万元。电厂每年可消化煤矸石18万吨,减少碳黑尾气排放1700多万立方米。二是产业衍生。“玲珑产业链”的另一特色就是把工业“三废”资源化,从而变废为宝,将一种资源同时衍生出多种产品,实现对工业废渣的清洁利用。为消化电厂炉渣,山东玲珑同步建设了年产50万吨水泥改造项目,以炉渣和粉煤灰作为原料进行水泥生产,降低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环保效益。为匹配日益壮大的热电生产规模,整合炉渣、水泥资源,山东玲珑又延伸产业链,规划建设了年产2000万块粉煤灰砖项目,以新型建材取代当地传统的红土砖,年可节约黄土资源20万立方米。通过水泥、制砖两大项目的整合,公司年可增加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三是集群生产。通过产业规划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山东玲珑目前已形成了机械加工、能源保障、原料供应、轮胎生产一条龙的生产格局。机电公司作为产业集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生产机电产品和成型机、硫化机,目前已成为全国第二大硫化机生产基地,为山东玲珑轮胎产能扩充提供了设备支持。同时,碳黑厂、钢丝厂又为轮胎生产提供了化工原料和骨架材料,整个产业圈形成“主业促辅业,辅业兴主业”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固有资源。以技术创新服务“两个建设”
提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加速,能源紧张和资源匮乏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公司以建设信息化企业和资源节约型企业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在信息化建设上,公司坚持“以信息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的原则,以信息和智能化改造,把信息建设作为管理创新的重点,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坚持引进与自主开发并重的原则,加大项目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网络架构,打造数字玲珑,加速信息化。率先在全国同行业开通办公自动化牗OA牘搭建内部管理平台,提高了信息中转速度。投资200万元实施了全钢硫化自动化控制系统,减少了人为的质量损失,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资源计划管理上,投资800万元运行了ERP系统,保证了计划的准确性、科学性,为经营决策提供了依据。目前,公司正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牗CAD/CAM牘技术、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牗EFM牘管理系统以及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投、融资与营销牗DRP牘系统,打造数字企业,实现工作效率最大化和管理成本最小化,提升企业现代化水平。公司先后两次被授予“中国信息化建设500强”荣誉称号。
在资源节约型企业建设上,以更新观念、科学规划为基础,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深入开展了节能挖潜活动和“节约每一分钱、用好每一分钟、造好每一条轮胎”的“三个一”活动。通过对公司水循环系统的密闭式改造,使水循环次数达到两次以上,基本上实现了水资源的零排放;通过对工业园供电系统电容补偿设备的改进,最大限度地调整电能,年节电330万度;通过对硫化设备的疏水阀改善,日节蒸汽200吨;通过对塑料垫布的再生产,不仅消除了污染,而且年可增经济效益200多万元;在创建节约型企业的过程中,公司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了成果与经济效益的快速转化,改变了过去大投入、大消耗的生产格局,转化为高效、低耗的生产方式,向“清洁生产”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长期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的企业基本上没有战略。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
当年,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让一些以其为题材的广告大大沾光,这也让人想起从前比附“阿波罗”的一些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