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思危近年撰文指出,“中国企业正面临企业社会责任的挑战性考验。那种资本无道德,财富非伦理,为富可以不仁的经济理论和商业实践,不仅国际社会难以接受,中国社会也已经不能容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并非只是评价企业道德高下的标准,而且也是进入国际市场实实在在的门槛。我提议,为了人类生活得更美好,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
成思危的这番话,说到了点子上,击中了中国许多企业家的软肋。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来到人间,它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是血淋淋的。所以,一提起资本,人们仿佛就闻到了血腥味,就想起了“圈地运动”,想起了“羊吃人”的典故,就仿佛看到了剥削、看到了残酷、看到了暴利。
的确不错,资本的性质决定了它的逐利本性,它来到人间的使命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孟子曾经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以,对于资本的逐利本性,人们丝毫也不感到奇怪,也不感到惊讶。但是,所有的资本都是由人来控制、由人来操作的,资本的本性也就是人的本性。中国有句广为流传的俗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即是道德、道义、伦理。也就是说,君子获取利润的过程并不是不讲温情、不讲道德、不讲伦理、不讲法律,而是在赚钱时要讲求道义,合乎道理,遵守法律,在使用利润时要用得健康、用得有益,能给更多的人带来享受,创造幸福,做到“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作为资本的主要掌握者———企业家来说,办好企业、创造利润是他们的主要职责,但是,造福大众、福泽天下也同样是他们的职责,而且是更重要的职责。因为企业家作为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作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他还起着引导社会价值取向、塑造国民整体素质的重任。他们怎样获取财富、怎样分配财富、怎样使用财富,对整个社会的财富观念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都有着不可小看的作用。可以说,所有具有强烈道德感、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家都是以回报社会、奉献社会为乐趣。他们都十分热心于各种公益事业,乐于扶贫济困、乐于捐资捐物。这也为他们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对于净化社会风气,发展壮大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那种只认钱,不认情;只讲利,不讲德;只要钞票,不要法律;只想天下利皆归于我,不愿将利奉献天下的企业家则是典型的敛钱机器、经济动物,是不可能得到社会的尊重,企业的发展也谈不上有持久的后劲,还败坏了社会风气。所以,无论是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还是从企业本身的发展来说,资本的运行都应该讲求道德,企业家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