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飞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行业里,有着众多的弄潮儿。有的拿着国外的风险投资大方的烧钱;有的则依靠着雄厚的背景实力,支撑着机构;有的则为了生存开始盘算一些偏离IT行业的业务;有的更是为生存一筹莫展;还有一些则是不为外界所影响,坚定不移地走着自己的道路,小熊在线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有的人说小熊的发展脚步似乎并不是很快,但是也有人说正是因为这样的平稳,才使小熊在线没有随着网络经济泡沫破灭而倒下,仍然是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专业网站之一。
是怎样的理念,使得张睿放下曾经的航天梦、放下安逸的工作条件,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创业的道路,且一干就是11年?“主要是为了和外界作者建立广泛联系,便于交流和增加稿源,我们做了这个网站,也就是小熊在线的前身。”张睿谈到,小熊在线最早只是个人主页,但是最初的设想与今日网站的风格仍然是一脉相承,那就是做专做精。做硬件资讯平台就要做到最好,最受网友尊敬的IT专业类网站,这个信念一直在张睿心中。
从2000年到现在,互联网经历了三次浪潮,和他们一起做起来的那批网站很少有不融资的,但张睿似乎特别沉得住气。
“2000年,我们扩大规模时,不少创投就找上门来,谈合作、谈收购,有时候,一天谈二三家,谈得都累死了,最后还是走自己的路。2000年后,网络泡沫破灭,一大批烧钱的网站倒下,而我们照样在赚钱。”
“到了2004年,互联网又开始新一轮热潮,又有一大堆人来找我们,这一次,来的外资特别多,但他们大都要100%的控股,我们就根本没有认真地去谈,还是决定沉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慢慢发展。”
也许是在这个圈里久了,看惯了大起大落,张睿对钱有自己的看法。
“钱不是最重要的。我们看到别人拿钱的都是千万级的,他们做的跟我们也差不多,甚至营业额还不如我们呢。钱当然有用,但大部分的资金还是可以克服的。”
在张睿看来,像小熊在线这样的IT专业网站和一些门户网站的发展路数不大一样,“门户网站烧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而对我们来说,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你没什么好处,关键在于‘精确定位’,让该知道的人知道就好”。
从2000年到2004年,小熊在线每年成长2到3倍,到2004年营业额突破千万元大关,现在每年的增长速度也在50%,这个数字要在传统行业已了不得,但对互联网公司来说,好像不咋地。而张睿却认为,过快成长不是什么好事。
“很多人认为我们来钱太慢、太辛苦,其实,我觉得并不慢,因为我们是挣长线的钱,而不是短线的钱。”张睿说,我并不是拒绝投资,而是拒绝被控股。“别人给的融资是有限的,而且要求很多的回报。而我的用户是不需要回报的,只要把最好的产品提供给他们,他们给我的回报要远远超过融资带来的收获。这就是小熊在线在没有融资的情况下,为什么一直能持续到现在最重要的原因。”很难想象在当初互联网企业到处圈钱、烧钱的背景下,张睿和他的创业团队是如何起步和坚守的。相比那些有着雄厚投资背景的同行,小熊在线几乎是白手起家。也许正是这样的客观条件,塑造了小熊在线坚毅的企业理念。
“前几年,像我们这样的专业网站有好几十家,到现在只剩下六七家,已经没有对手进入,因为竞争太激烈了。”
张睿说,随着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大家对网站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竞争对手大家都在比快,拿我们来说,市场行情当天采集完了,当天就要放上去,你看我们办公室就在鼎好的隔壁,没办法,我们得离市场近呀,但每提高一点速度,都意味着人员成本的增加”。
在这种白热化的竞争压力下,创新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我们目前正在探索一种新的业务,即垂直搜索”。
张睿说,现在大家能够搜索到的多半是新闻,而且重复率很高,而他们现在开发的搜索引擎搜索出来的大部分是产品。比如你面前的这个录音笔吧,在我们网站上可以搜出图片、公司的信息、国内国外的价格,甚至包括淘宝网上这种产品的二手信息。这其实要求我们要把网站上的信息进行后期整理,保证用户搜索到的是有效信息。
这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是一个新的盈利模式。
第一,重视品牌,精心打造品牌。从模仿到创新,企业已跨过了重要的一步。我这次走访的十几家企业都设立了自...
在产品创新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但是适合及满足消费者需求成为一个共识。专家认为,任何产品创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