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正文

企业高素质成就未来

企业报道  2014-10-13 10:56:07 阅读:
核心提示:第一,重视品牌,精心打造品牌。从模仿到创新,企业已跨过了重要的一步。我这次走访的十几家企业都设立了自己的产品研究、设计、开发中心

  在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浙江省召开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论坛,使我想起了过去的一段经历。11年前,也就是1992年8月,我当时担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我来到浙江,抽空看了温州、义乌和绍兴等地的民营企业。当时,社会各界对民营企业地位、作用等方面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浙江的同志感到有压力。那时,民营企业正在经历着重重的困难和磨炼,我看过的一些企业,生产技术都很落后,基本上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经营困难,有的已难以为继。但是,我印象最深的是企业家的精神状态比较好,有一股不甘贫困、拼搏向上的劲头。时间过去了11年,现在情况已完全改观。这次,我又先后参观了温州、宁波、绍兴和杭州等地的民营企业,找了一些民营企业家进行座谈,听了不同行业企业家的发言,深切感到浙江的民营企业发展了、壮大了。一些著名的企业,正在把它们的活力变成日益壮大的实力。

  我概括这些企业的主流趋势是:第一,重视品牌,精心打造品牌。从模仿到创新,企业已跨过了重要的一步。我这次走访的十几家企业都设立了自己的产品研究、设计、开发中心,同国内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创立品牌、保证质量和保障服务等方面,已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第二,企业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显著提高,舍得投入、花大钱,有些企业的设备都是当代世界一流的。更可贵的是,他们能清醒地看到自己同国际先进同行的差距,目标明确,制订了追赶的规划和措施。第三,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改制、重组、兼并,把企业做大。温州打火机厂家最多时有3500家,现在兼并到500多家。企业规模大了,竞争能力也相应地增强,开始显示规模效益。第四,不畏强手,敢于与世界强手进行较量、竞争。中国的产品走向世界,不可避免地要同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作斗争。他们在应诉反倾销中敢于应诉、善于应诉。温州打火机企业、杭州弹簧垫圈厂、慈兴集团,都分别与欧盟和美国打赢了官司,维护了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合法权益,确实是好样的。

  全国其他地方的民营企业,也应当像浙江的企业一样,重视提高企业素质,把企业不断做强。本着这个精神,我讲几点看法。

  认清形势,抓住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从1989年的0.57%增长到2002年的22.76%。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越来越发展,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当前,中国民营企业正处在我国历史上的最好时期。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这就是说,民营企业在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要同公有制企业一起,并肩前进,共同发展,为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贡献力量。对民营企业来说,国家的发展兴旺,对内对外的市场开放,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商机。把企业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国家兴旺的大环境中求自身的发展,在自身的发展中为民族的振兴多做贡献。这是历史赋予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光荣任务。

  重视知识,重视培养核心竞争力

  民营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创业初期一般都是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也是企业发展一般都要经历的过程。问题是怎样把这个进程缩短,怎样在积蓄了一定的力量以后,尽快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有多种,而且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是知识,是人的因素,是企业决策层的领导素质。经济学曾经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与土地、资本的耗费是同步进行的。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国民财富增长的速度已远远大于这些要素耗费的速度。日本、德国就是典型的例子。原来人们以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毁灭性破坏,日本、德国将很难东山再起,而实际上,他们只用了15年左右的时间就再度腾飞了,并且成为世界第二、第三经济大国。什么原因?就是他们的机器、厂房虽然被摧毁了,经济体系崩溃了,但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仍然存在,他们正是靠着多年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崛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由此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学说。他强调,投资所形成的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在很长时期内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这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希望所在。民营企业的发展必须重视知识,重视培养有知识的人才。我这次所看的企业,凡是重视人才的,企业的发展状况都比不重视的企业好。民营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应当以此作为首选目标。

  集中力量搞好主业,不搞盲目扩张

  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会经常出现种种的机遇,引诱企业的决策者改变决心和调整决策。怎样才能做到适应市场变化,抓住发展机遇,而又不致于造成决策的失误?这是一门大学问。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是,坚持搞好主业,不搞盲目扩张。

  我是中国石化总公司的筹建负责人,并担任了七年半的总经理。石化总公司成立之初,资产总值是210亿元,2002年年末达到了5769亿元。应当讲,经过20年的发展,确实把企业做大了,在中国来讲,也算做强了,跻身于世界500强,名列第70位。前不久,在石化公司成立20周年的一个小型座谈会上,参与组建中国石化总公司的负责人讲了共同的感受,认为石化公司之所以能够做强做大,一个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集中力量经营主业,不盲目扩张,更不参与投机活动,多年一贯地坚持搞实业、谋发展。

  与中石化经验可以相印证的,是美国一本著名的经济学专著——《从优秀到卓越》所介绍的成功案例。作者科林斯与美国九个研究机构合作,用了五年的时间,对1965-1980年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美国500强企业进行了全面排队、分析,最后结论是只有11家企业成功地做到了从优秀到卓越。科林斯说,这11家企业的决策者几乎“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具有十分相似的特点。那就是战略目标明确,精心经营主业,不盲目扩张,谦虚谨慎,不追求上媒体制造形象。这个分析和看法,对中国的企业,也是值得借鉴的。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发展势头好的企业,研究这些成功企业的经验,保持清醒的认识,可以成为“他山之石”,更好地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诚信经营,信誉第一

  2003年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的主题是“创建诚信”。这在世界范围内是有针对性的。从经济和社会层面上分析,企业的失信和欺诈言行,严重败坏了商业风气,危害社会,损害了投资者和消费者利益,也极大地增加了经济生活中的交易成本,使得市场机制不能合理运作。市场经济越发展,人们就越发感到诚信的重要,越发体会到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

  世界舆论认为,前一段时期美国经济之所以持续低迷,一个原因是“9.11”事件的滞后影响,另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大公司的失信丑闻,严重伤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美国资本市场的信誉。安然、世界通讯等跨国公司,欺诈股民,做假行骗,在美国和世界上的其它一些重要国家引发了严重的诚信危机。对中国企业存在的诚信问题也不能低估,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都先后被揭露出不少触目惊心的案例。民营企业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诚信是企业的安身立业之本,决不能贪图一时之利,做损害社会、损害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事。杭州有个百年老店“胡庆余堂”,他是著名徽商胡雪岩创办的。据说药店的后楼议事堂上就高挂着“戒欺”的大幅牌匾,作为药店的警示铭言告诫员工。一个药店,经营百年不衰,诚信就是它的成功之本,致富之源。温州打火机行业的东方公司和大虎公司的负责人向我介绍,欧盟对他们的两次应诉核查,收集所有数据、凭证,几乎都是考核企业的诚信,容不得任何作假。中国企业要走出去,走向世界,诚信就是企业和产品的护照。没有这本护照,我们将寸步难行。

  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联合国世界环发大会正式通过宣言,号召世界各国重视环境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环境是未来企业竞争的重要制约因素。绿色产品、环保产业、花园工厂已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力和社会形象的重要标志。

  党中央号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它的内涵既包括有经济指标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又包含了广泛的人文指标,包括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环境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有责任保护好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希望所有民营企业:第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把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作为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经营方针,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特别是管理层的认识。第二,要安排必要的资金投入,采用先进技术措施,加强科学管理,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直至零污染。第三,发生了污染要及时治理,不隐瞒,不转移,自觉接受环保部门和社会监督,限期改正。以此履行对社会的承诺,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更多专题
企业高素质成就未来

第一,重视品牌,精心打造品牌。从模仿到创新,企业已跨过了重要的一步。我这次走访的十几家企业都设立了自...

以为市场供求进行产品创新

在产品创新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但是适合及满足消费者需求成为一个共识。专家认为,任何产品创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