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努力与聪明是衡量人才与工作的两大标准。但如果把这两者放在一起比较,结果又会怎样?这是新书《要努力的工作 更要聪明的工作》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我们也许不怎么留意,要么认为努力就行,要么认为聪明就行,却没想到,一家企业或一个老板对人才的要求并不是非此即彼。由此联想起一度热闹的努力与聪明之争:我们到底是成为一个努力的人还是聪明的人?其实不管站在哪一方,这个论争都失去了意义。因为老板需要的是一个既努力又聪明的人。
这两者无需比较,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努力与聪明缺一不可,如果还想着只靠努力或只靠聪明就能成功,早晚会被无情地淘汰。
看看《要努力的工作 更要聪明的工作》是怎么说的吧。“聪明的员工都是努力的”,“在努力工作的基础上,学会聪明的工作”,这就把“努力”与“聪明”两大要求结合起来了。
在旧有的观念里,努力与聪明向来是对立的,很多人都认为努力是老板对员工的要求,而聪明是员工为了应对老板所采取的方式。但这种观念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惠普前CKO高建华就曾谈到:“惠普这样的跨国公司不提倡员工整天努力拼命的工作,而提倡员工聪明的工作Work smart,not hard,希望员工能在工作中开动脑筋,想出更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不仅是惠普,知名的大公司都有类似的要求,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员工劳动量的增加还意味着各种相关资源消耗的增加,比如说办公室的水电使用、器材损耗,对员工的培训与管理成本等等。一个只知埋头苦干而不去考虑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员工,是无法令管理者满意的。
努力是所有成功人士都具备的工作态度,而聪明是一种方法论、一种过程,是对提高自身能力、完善工作方法的主动追求。努力工作是发展的基础,但努力并不代表一切。要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就要在努力工作之余深入分析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制定出更合理的工作计划,这些都是聪明工作的体现。
可见聪明与努力并不矛盾。诚如书中所说,光有努力是不够的,不管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应该在工作中加点聪明。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许正因为掌握了聪明的工作方法,才真正领会努力工作的意义。
《要努力的工作 更要聪明的工作》是一本很聪明的书,作者巧妙地将努力与聪明结合到一起,在告诉我们如何聪明工作的同时,并不否定努力工作的重要性,而且还在开篇时就强调,努力才是聪明的基础。
在这本书里面,聪明得以成为上下级共识的原因,是因为作者抓住了聪明的目的这一关键因素。老板希望员工通过更优质的工作使企业产生更大的效益,而员工希望通过更高效的工作换取更多的回报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不管是老板还是员工,获得的利益都来源于企业的发展,从全局观出发,聪明的工作更是不可或缺。
努力与聪明同等重要,不需要让努力与聪明相互辩驳,《要努力的工作 更要聪明的工作》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努力工作,让努力者更聪明,让聪明者懂得努力的重要性。
瓦斯就是煤层气的“俗名”,可以用来发电、作燃料、生产干冰、加工液化气,同时煤层气还是宝贵的优质化工原...
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会带来一定的经济风险,因此我国必须坚持能源进口的多元化战略,就像不能把所有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