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海信的全球战略

企业报道  2014-10-10 09:04:44 阅读:

  收购科龙到底为海信集团带来多少国际化机会?近年,在第三届全球客户大会上,海信总裁于淑珉做了一次全新的盘点并发布全球市场目标:“2010年,电视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达到7%;冰箱产品将占据‘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位置;空调产品将力争‘全球第四’的位置!”

  于淑珉解释说,海信理念上追求差异化的战略。在发展规模上竭力发挥海信和科龙形成的“年产彩电1100万台、空调900万套、冰箱1000万台”的强大产能,自主品牌与OEM相结合,既要“得名(自主品牌)”又要“得利(贴牌)”,以此大幅度提高国际市场的增长比例。到2010年,海信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人民币,海外的产品和服务收入比重将占到全集团总销售收入的40%。

  而要全面实现未来发展战略,加大技术投入将是海信全球战略的根本。据悉,海信继国内在青岛和顺德设立研发中心、海外在南非设立研发中心之后,年内将在欧洲和美国新增多媒体研发中心,以完全与当地接轨的研发速度顺应市场的需要。同时,在新产品投放上还将一改以往先国内再国外的思路,采取先欧洲—再国内—再美国的市场推广计划,强行提高产品的技术、工艺、质量国际标准,真正提高国际视野。到2010年,研发投入要占全集团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技术开发人员总数达到4200人的规模。

  同时,海信启动了其用以整合三品牌传播的VI辅助系统,以色彩战略推动海信、科龙、容声三品牌的融合将成为海信多品牌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色彩这一人类共通的语言也将为海信打造国际化通途。

更多专题
煤层气将晋身新能源

瓦斯就是煤层气的“俗名”,可以用来发电、作燃料、生产干冰、加工液化气,同时煤层气还是宝贵的优质化工原...

多管齐下化解能源风险

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会带来一定的经济风险,因此我国必须坚持能源进口的多元化战略,就像不能把所有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