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律维权>> 正文

法律市场的掘金计划

企业报道  2014-10-08 08:13:28 阅读:
核心提示:有专家指出,与国际律所相比,中资律所首先要在管理上进行一场革命,目前,相当一部分中资律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伙制”律所

  “近年中国法律服务市场规模是20亿美元,10年后这个数字将有望达到200亿美元。”

  近年,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北京合伙人吕立山讲了他对未来中国法律市场的预测和判断。

  “但中国律师服务业的发展瓶颈是如何提供跨地区、跨国境、跨行业的专业化法律服务,与并购相比,‘律所联盟’这一模式更适合时下的中国,整合资源,扩大市场,国际律所的角色是培训‘老师’,帮助中国律所向国际化、专业化水准看齐。”为他的观点提供支持的还有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倡议的“示范性中国律所联盟”构想。

  200亿美元市场催生联盟

  统计显示,近年,中国律师事务所已超过1.2万家,律师已超过13万人,每年办理各类案件230余万件,但与国际市场比较却相差悬殊。每万人所拥有的律师比例,中国为0.93%,而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的同比却高达31.7%、15.4%、6.2%和6.2%。

  “近年许多中国企业正在走向海外,但缺乏对海外法律市场环境、相关规则的了解。另一方面,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更多跨国企业将更大程度地进入包括金融等领域的国内市场,这给中资律所带来了潜在的客户需求。而这些企业往往要求提供专业化、跨地区、跨行业和跨国境的法律服务。”吕立山说。

  有专家指出,与国际律所相比,中资律所首先要在管理上进行一场革命,目前,相当一部分中资律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伙制”律所,合伙人与律所的关系松散,往往是率领各自的小团队处理业务,这种类似于“个体户式”的集合往往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作用。另一方面,中资律所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也需要提升,混乱的管理结构是国内律所存在的明显“内伤”。

  有专家认为,目前中资律所大规模进行并购的市场条件还不具备,而联盟这种灵活的整合资源的形式是解决目前中资律所发展瓶颈的最好方案,所产生的风险也更小。

  中资律所版图或将改变

  据介绍,“示范性中国律所联盟”可以由国内各地区的律师事务所组成,地域上初期阶段可以锁定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中国城市,每个城市拥有2—3家联盟成员。联盟是一种松散型的组织,主要目的是共享资源,联盟中的成员之间相互独立,但联盟成员之间会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一定方式的合作,如共同完成复杂的法律服务项目、培训、营销或者进行经验的共享。在提升成员专业水平、创造规模效益的基础上,打造联盟和各成员的品牌。

  与任何一种合作模式相同,联盟也存在着如管理、文化理念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冲突风险。但联盟可以有效和最大化的获得、留住客户,共同做大市场是联盟的首要前提,而合理的利益分配原则,加上未来各成员各自具有竞争力和专业化的团队更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因此,路伟倡议联盟的成员除了愿意分享各自资源外,更需具备在某领域的优势,保证联盟成员资源的互补性。

  相关人士认为,联盟将会给未来中资律所的行业版图带来深远的影响。“如果将联盟视作不同律所的‘自由恋爱’,那么随之而来的‘结婚’、‘生子’等并购行为自然会发生,但短期内中资律所不会上演大规模的并购案例。另一方面,联盟也意味着中资律所未来走出国门,在境外开设分支机构甚至并购外资律所也将成为一种可能。”

更多专题
振兴东北·大连

要努力提高企业家素质。企业家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发展能力和水平。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是加快...

解读屯留煤矿

在人类以强势固守完全自我为中心的情况下,对自然界的过分索取已成为一种习惯。大自然被严重透支了,以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