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江苏省电力公司的节能减排也不仅仅在“以大代小”上做文章,而且通过技术创新、科学管理等手段构筑起从发电、输变电到用电的“全流程”节能链
为降低煤耗,实现节能减排,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推出“以大代小”新举措,并取得显著成效。记者近日在江苏省电力公司采访了解到,今年1—5月份,江苏全省替代的电量已经超过100亿千瓦时,意味着有53万吨的标煤省了下来,少排放了1万吨二氧化硫。而根据计划全面替代发电200亿千瓦时,节省标煤将超过100万吨。
据江苏省电力公司新闻发言人马苏龙介绍,“以大代小”就是由小机组申报被替代的电量和价格,由高效率的大机组申报可以替代的能力和价格,通过必要的电网调度达成协议,满足发电和用电的平衡。
为具体了解替代发电实现节能减排情况,记者来到位于江苏镇江市东郊的国电谏壁发电厂。
国电谏壁发电厂是一个有着48年历史的老厂。该厂一至三期工程的6台老小机组(合计总容量为42.5万千瓦),设备陈旧老化、经济指标差、维护和检修费用高,特别是能耗高、环保指标差。6台小机组运行均已超过30年,供电标准煤耗400克/千瓦时,采用水膜式除尘,除尘效率为93%,既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也难以适应电力市场竞争的需要。
江苏省电力公司在省经贸委的大力支持下,在谏壁发电厂内部实施了由高能效的大机组替代高能耗小机组的“以大代小”举措。该厂老厂的6台机组目前全部处于停运状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谏壁发电厂并没有因为6台机组停运而受到影响,相反,通过“以大代小”不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获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该厂33万千瓦机组的供电标准煤耗为330克/千瓦时,采用电除尘,除尘效率达到99.6%。据统计,该厂2006年通过电量内部替代,大机组替代小机组发电11亿千瓦时,仅此一项供电煤耗降低8克/千瓦时,少耗用7.2万吨标准煤,同时减少烟尘排放量63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00吨和氮氧化物排放400吨。
国电谏壁发电厂负责人告诉记者,2007年上半年,谏壁电厂通过实施内外部电量替代,已完成替代电量11.5亿千瓦时,预计全年可完成内外部替代电量22亿千瓦时,折合节约标准煤15万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对节约资源、改善和保护环境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所属的最大省级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的节能减排也不仅仅在“以大代小”上做文章,而且通过技术创新、科学管理等手段构筑起从发电、输变电到用电的“全流程”节能链。
马苏龙告诉记者,江苏省电力公司抓住城乡电网建设改造的机会,完善各级供电网络,同时加强管理,使得江苏电网的综合线损率逐年下降。以2006年为例,电网综合线损率为8.22%,比上年下降0.46个百分点,直接节电约9亿千瓦时,折合节约标准煤约36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7000吨。
同时,通过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协助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等六大行业的309家用电大客户实施提高能效项目,还对电动机、调速和照明等设备实施了660个项目的技术改造,合计实现年节电6亿多千瓦时,建成了15万千瓦的“虚拟发电机组”,折合每年节约标准煤约2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800吨。
加强对“热电联产”企业的管理,通过“以热定电”政策规定,江苏省电力公司对全省220家6000千瓦以上热电联产电厂全部实现了热、电实时监控,有效提高了热电机组的能源利用效率。2006年节约标准煤约5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近1万吨。
为了协助政府加强对电厂脱硫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督,江苏省电力公司成功研制出机组脱硫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并在全省29家发电企业的88台10万千瓦以上、合计容量2781万千瓦燃煤机组上安装,将有效促进电厂的脱硫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