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企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应对各种检查,往往采取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按照长官意志制作会计假账,严重违犯了会计制度,扰乱了经济秩序,损害了企业信誉。对此,必须严加防范,认真做好识假、防假工作。
在识假中,查找异常信息,深入分析调查潜在风险是其有效手段。第一步:要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所处行业的性质、发展前景、生命周期、市场份额、竞争优势、经营策略,企业资产的规模、构成、质量,企业总体收入、成本、费用,企业各项财务数据、财务指标的发展变化趋势,为查找异常信息提供支持。第二步:会计报表账项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查找账项的异常变动,并结合会计处理方式,审查异动背后的真实原因。
在识假中,认真剖析现金流量表能够识别虚假破绽。现金流量表反映了现金流的来源与去向,比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更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通过分析现金流量的结构,可以识别企业的现金流主要来源于经营活动,还是依赖于投资和筹资。
在识假中,关注会计报告相关资料是有效识别会计虚假的方法之一。认真阅读企业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的说明,企业合并、分立、重组、对外担保、涉及的诉讼,经营战略调整等等有关的文件决议资料,从中查找高风险领域。
总之,识别企业会计造假的方法很多,除基本的识假要素外,还要因企而异,多方收集信息,采取由表及里、深入分析,就能全面掀起企业会计造假的盖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