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突破“先天不足”

企业报道  2014-09-25 10:07:45 阅读:

  世界巨富、旅馆大王希尔顿曾说:“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价值10.5元,倘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针之类就值3000多元,而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25万元之多了。”而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浙江海力集团公司董事长江海林用一颗螺丝钉做大了一个产业。

  从20多年前的两台机床、5个工人的小家庭作坊到今天拥有2.82亿元总资产、800多员工的企业集团,在浙江这片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也许不算什么,但是把一个螺栓做到年销售额达1.2亿元的企业集团,产值占全国电力紧固件市场的40%,当仁不让的成为龙头老大,江海林与他的海力集团实非一般。用江海林的话说,海力的发展,靠的就是一种螺钉精神——凝聚合力、锐意进取、永不松懈。

  破茧成蝶

  作为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民营企业由于其与生俱来的先天不足,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往往容易碰到各种各样的发展瓶颈,而“成长的烦恼”之一就是家族制的制约。

  “企业做到5000万元是个坎。”穿着棉布鞋,坐在投资8000多万元刚刚新建的海力新工业园区,江海林显得颇为自信。他告诉记者,在那个时候,他就意识到,企业要做大,必须要凭借外力、引外脑。而借外力、引外脑首先就是要引进人才。

  为此,江海林把自己的亲戚全部“赶”回家去。但是,考虑到自己的这些亲戚、亲人曾经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江海林给他们每人每月发300元生活费。为这事,江海林的二弟曾气得离开企业一年,而小姨夫更是对他“大动干戈”。

  但是,任人唯贤一直是江海林的用人准则。到如今,在海力5个副总中,没有一个是江海林的亲属。

  科技创新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螺栓、一个紧固件简直太普通、太简单了,还能有什么科技含量,还需要什么创新。但江海林却不这样认为,他告诉记者,国际上通常以一个螺丝钉的制造水平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造水平。

  90年代初期,在一些贫困地区、偏远山区常出现电力线路的电杆角铁被盗,让许多电力企业感到头痛。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江海林和科研人员迅速行动起来,通过科技创新,先后开发出了不锈钢系列“防卸螺栓”、“带异型销的防卸螺栓”等数十个新产品。新产品的开发成功,也为江海林获得了滚滚的财源。据江海林讲,由于是专利产品,当时这种“防卸”系列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就是目前,这种“防卸”系列产品还占到全国电力紧固件市场份额的40%。

  在采访结束时,江海林告诉记者,海力计划到2010年,年生产能力达6万吨,销售收入将突破3亿元人民币。另外,为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海力还向多元化发展,与其他三家股东共同出资2.8亿元建设的衢州东港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将在6月份并网发电。

更多专题
只为贡献社会的理想

“一个睿智的人,一旦历史给他搭建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他将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开创一个基点,创造一...

地产界翱翔的“雄鹰”

房地产开发市场原有竞争大都集中在土地、资金和人力这三大要素上。随着房地产资源的变化,企业的优势也在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