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奋创业,回馈社会
“一个睿智的人,一旦历史给他搭建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他将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开创一个基点,创造一种未来,惠泽一方民众,报效国家。”
——矢志不逾,力做搏击行业市场的弄潮儿。
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现代意识、年轻有为、远见卓识的风流人物,年仅36岁的河北滦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小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上世纪九十年代,23岁的姚小东离开了唐山市陡河电厂的工作岗位,毅然投身于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行列,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
1990年,姚小东以6000元资金起步,从事个体贸易,在有一定积累之后,于1992年兴办了唐山市东发水泥厂,盈利后又投资买了4座煤井。1998年他整体购买了京华水泥厂,同时组建了东发矿业公司,成立了新科高频焊管有限公司。1998年10月,又租赁原滦县水泥厂资产,成立唐山市滦河水泥有限公司。1998年11月,在原有企业的基础上,经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组建成立了唐山市滦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初始注册资本1164万元,后追加注册资本至18501万元。在90年代中前期,姚小东投资经营并非一帆风顺,风险颇大,如投资购买的几眼煤井,就因生产效益不好,出现亏损,阻碍了刚刚起步不久的企业,后于1998年出售处理。姚小东虽历经挫折,但意志弥坚。他确信只要有灵活的头脑,科学的管理,大胆的开拓,辛勤的劳动,企业就有机会赢得市场,实现快速高效发展。
“机遇总是倾情于有眼光的人”。1999年至2001年,滦河集团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企业改制和兼并破产或濒临破产企业。重点参与了河北第一村的半壁店钢铁集团炼钢厂和带钢厂改制,投资建成了鸿达热轧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企业新科高频焊管公司兼并安兴钢管厂后,成立永通高速公路设施有限公司。购买已关闭企业原唐山第七塑料厂,成立了鸿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2001年11月参与原广建集团的改制,整体买断后注册成立唐山广建塑料建材有限公司。2000年8月,租赁汉沽农场原恒力钢铁厂组建了滦河集团汉沽钢铁厂,后于2002年11月整体买断,成立汉沽钢铁有限公司。姚小东每购并一家厂矿企业后,立即着手变革管理,重理系统流程,同时开展技术改造,筹建新项目,使原有企业焕发新姿。通过几年的努力,滦河集团已形成拥有16个家子公司,涉及矿山、钢铁、水泥、塑料建材、房地产等多个方面,年产铁水、钢坯、轧材能力分别为150万吨,塑料型材2万吨、高速公路设施10万吨、焊管30万吨、水泥100万吨的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2002年荣膺全河北省百强企业第36位,并跻身河北省民营企业前10强。
管理
——以人为本,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
滦河集团经过跨跃式发展,初具规模之后,董事长姚小东深深体会到:开风气之光,靠胆识之举,固然可领一时风骚,但要永居前列永立不败之地,则须积聚人才,建立系统完善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唯如此才能确保企业兴盛不衰,快速、长远发展。
人才是企业最具潜能的资源。心怀“人本理念”的姚小东一贯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资源之本,自然资源本不增值,只有通过人力资源才能使其增值,他千方百计招揽贤才,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企业氛围。一是实施梧桐工程,建设一流的办公大楼、一流的人才公寓,为技术管理人才提供良好的办公、生活环境。二是关爱员工,以仁爱之心善待员工,医疗、养老等保障体系与社会对接,同时为技术、管理人员专门建立健康档案,不断提高员工各种福利待遇。三是建立培训制度,完善培训机制,推行层级培训计划,对不同层面的人才进行专业、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另外集团还在北大、清华、河北理工学院、唐大等国内著名高校设立奖学金,联合培训优秀人才。集团每年用于人才的培训费用达300万元。四是建立有效灵活的奖励制度,且有令必行,公司每年拿出100多万元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管理、技术人员给予重奖。
“小成用智,大成用德”,这是董事长姚小东经营多年后总结出来的人生信条。以能服人,以德感人,以制化人,目前,在姚小东身边吸引了众多技术管理人才。
制度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滦河集团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坚持与时俱进,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一是建立起内部法人治理制度,形成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裁负责,统一领导管理的法人机构;二是建立起一套扁平式、集约化的组织架构,管理部门相对较少,组织机构简洁,管理扁平,同时对采购、销售进行扎口集中管理;三是建立灵活高效的营销机制,营销网络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同时优化营销战略和战术,主动出击市场,把握市场主动权,加强市场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知名度;四是建立起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并健全审计、监察制度,权力下移与财审监督并重;五是建立了企业信息化自动办公系统,实现产、供、销,人、财、物的网络信息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公益
——回馈社会,实现企业与社会效益共赢。
“一个愿意付出努力与爱心的企业,一个愿意不断完善并超越自我的企业,一定会有美好的发展前途”。滦河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不忘回报社会,始终将企业的发展融入社会大发展的潮流之中。多年来,董事长姚小东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努力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滦河集团及姚小东个人向全国各地灾区、贫困地区、希望工程、特困职工和修路筑桥、抗击“非典”等公益事业无偿捐款1600多万元。2001年,集团与唐山市希望工程办公室签订了新世纪爱心接力计划——滦河集团助学工程协议,即每年资助20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两年来,已为其捐款12.24万元。2002年7月19日滦河集团为市团委等单位发起的保护母亲河行动——青年志愿者滦河溯源活动捐资5万元。企业为唐山市开平区荣盛道修路捐资300万元;为开平区半壁店村引进天然气捐资300万元;为滦县油榨中学建教学楼捐资100万元;为滦县修筑县城主要街道团结路捐资600万元;2003年6月为省青年商会捐资50万元;为河北农民运动会捐资20万元。2003年起,每年出资30万元,对清华、北大、北科大60名家庭贫困,学习成绩优异的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的资助。2003年6月开始实施一项捐资助学的“十、百、千”工程,即在三年内资助贫困地区建10个“滦河”希望小学,资助环境较差的100所小学改善条件,资助1000名贫困生完成学业。为张家口创业园区、滦县老区建设、古冶唐家庄扶贫基金、古冶二小助学金及再就业工程等每年捐款二十万元。2003年,为抗击“非典”一线医护人员捐款19万元。另外,董事长每年个人出资数十万元捐赠给患病和家庭贫困的职工。
鉴于对企业和社会所做突出的贡献,董事长姚小东多次受到政府的嘉奖和社会的高度赞誉,先后荣获中国第七届“中华大地之光”优秀主人公、“全国第三届优秀青年兴业领头人”、“河北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民营企业家”、“唐山市十大杰出青年”、“河北省希望工程先进个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并当选为唐山市人大常委、唐山市工商联副会长、河北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全国青联委员等。
战略
——产业报国,建设国内一流的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出台,民营企业在新世纪伊始,伴随着“十五”计划的全面实施,迎来了发展腾飞的重要时期。
为实现建设国内一流的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的发展目标,滦河集团将继续推行人才、市场、科技三大战略,以人才为依托,提升、延伸主业,延伸产品链,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主要措施有:一是与亚联(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投入巨资建设一大型钢铁生产基地,一期预计投资29亿元。二是利用江苏徐州、山西大同等地煤矿资源,发展电力事业,第一步建设2*13.5万千瓦时的发电机组,进而在二至三年内达到100万千瓦时的装机容量。三是整合铁矿、原辅材料、煤炭资源,投资在河北滦县、开平等地建设形成年采铁矿200万吨(铁精粉100万吨)、煤100万吨的原料基地。四是对所属子公司进行大动作技改,配增四座30T转炉,新建轧钢生产线,并抓好高炉喷煤富氧、尾气发电项目,以及加大力度开发硅钢等高附加值产品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力争到2006年形成总资产达60亿元,销售产值超60亿元,年利税达8亿元的规模。
精神与物质并重,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既是物质效益,更是一种精神力量。滦河集团的最终发展目标,不仅是物质的积累,更是滦河精神的发扬和升华。为此,董事长姚小东提出了建设滦河精神,构筑适应企业发展并独具特色的滦河企业文化,形成了体现滦河精神的“思想纲领”,即:“名牌品质,产业报国”的企业宗旨;“超越自我,再创辉煌”的企业目标;“创新务实,团结协作”的企业精神;“为人至诚,为业至精”的经营理念;“延伸服务,创造价值”的质量意识;“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的工作作风,给企业注入长青的基因,并逐步使之成为滦河文化的主旨,成为滦河集团持续发展的精神之源、不竭动力。
“一个睿智的人,一旦历史给他搭建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他将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开创一个基点,创造一...
房地产开发市场原有竞争大都集中在土地、资金和人力这三大要素上。随着房地产资源的变化,企业的优势也在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