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首创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核心产业突出、具有强大竞争力、具有响亮的企业品牌、经济实力雄厚,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大型投资运营公司。近年,首创集团下辖房地产、市政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工业科技、商业贸易和旅游酒店6个产业经营集团,拥有各类全资、控股和参股企业142家,其中,国内、境外控股上市公司5家、境外持股上市公司2家、国内上市证券基金2家、香港上市基金1家。截止2004年底,首创集团总资产为358亿元,净资产为111亿元。
首创凭借其多年持续高速的增长,以“新国企”的崭新形象,呈现在境内外投资者的面前。
创造财富献身公益
■ 公司成立以来持续高速增长,公司现有员工5659人,工作机会3%,每年新增工作数量在160个以上。
■ 基础设施产业作为公司的核心产业之一,包括水供应和污水处理,绿化隔离带建设,交通设施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努力满足百姓对洁净用水和清新环境的渴望,为社会创造绿色清洁的环境,为百姓提供优质的交通条件。
■ 房地产作为公司核心产业之一,为老百姓提供高品质的居住条件。
■ 赞助首都师范大学游泳馆;广渠门中学宏志班、河北张北县希望小学、延庆永宁中学电脑班;2004年北京奥运经济市场推介会、京港洽谈商会。
■ 支持北京举办2008年绿色奥运,首创集团向市环保基金捐赠人民币60万元,与市环保局、市环保基金会联合共同主办为期3年的“首都公众参与京城蓝天行动”,积极参与防治大气污染。
■ 在北京抗击“非典”斗争中,捐款捐物344万元;所属单位直接战斗在一线,完成了“市政府人员隔离观察接待”、“一线医务人员隔离观察接待”和“赴小汤山为抗‘非’一线服务”的任务。
■ 发起阿拉善SEE生态协会(SEE治沙基金),启动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本地文化保护的项目。SEE基金将达到5亿美元的规模。
9年来,首创集团坚持“以投资银行业务为先导,以实业投资为基础,两个轮子相互驱动,共同发展”的发展战略,坚持改革创新,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了持续高速高增长,高效回报社会。
战略创新 两轮驱动促进企业高速发展
首创集团作为一家新型国企,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国企发展的老路。1997年,首创集团提出了“以投资银行为先导,以实业投资为基础,两个轮子相互驱动,共同发展”的发展战略。9年来首创集团始终坚持这一正确战略的指引,坚决地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整,退出自己不具备优势的领域,逐步建立和强化自己的主业,基本构架了以基础设施、房地产、金融服务为主,同时还有科技、贸易、旅游酒店的六大经营板块的战略格局。
与此同时,首创集团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发展,提升了集团的影响力。1996年12月,京放公司和华宇公司成功收购佛山证券公司,开创了首创集团资产并购的先河。之后的一系列资本运作,包括收购“广西虎威”、“宁波中百”、间接控股四川前锋电子股份公司,2000年4月首创股份正式挂牌上市等等,成功地为集团实业发展建立了资本市场融资通道。2003年受SARS的影响,资本市场萧条疲软,首创集团逆势而动,全力以赴推进首创置业上市工作,2003年6月19日,首创置业股票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迎战SARS的经济亮点,为境内外投资者所称赞。
两轮驱动战略使首创集团的产业发展和资本运作相得益彰,带来了首创集团的高速增长,首创集团现已发展成为经济总量初具规模的大型集团公司。在资本市场、投资银行领域,“首创”也成为响亮的品牌,具有相当的市场影响力。
2003年,集团根据产业竞争优势的分析和现有的资源分布,又明确提出了主业构建和今后资源配置的“532”策略,即:把我们投资增量的50%用于基建领域,投入水务、交通、燃气、港口等基础设施领域,保证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把30%用于房地产业,扩大市场,做出品牌;把20%投向金融业,实施并购重组和金融运作。我们要通过产业整合和今后的增量投资,提高主要产业在集团资产构成、收益构成中的比重,提高主要业务的市场占有率,构建既有稳定收益、又有风险运作的多层次投资结构和利润来源,促进集团健康发展。
经营创新 树立品牌打造核心产业平台
房地产是首创集团的支柱产业,综合实力已跻身于我国同行业前列。自1999年以来,首创房地产已投资100多亿元,连续4年开复工面积超过百万平方米,土地资源储备360万平方米以上,先后开发了中环广场、北京国际金融中心、阳春光华、阳光丽景等45个著名的写字楼和住宅项目。2003年11月28日,集团与怀柔区政府签署了怀柔新城区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将投资150亿元人民币合作开发建设怀柔新城,标志着首创集团由一般性房地产开发开始进入小城镇开发建设领域,成为房地产综合投资、开发与运营商。2003年,集团对房地产资产整合后重组的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创置业”)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我国海内外房地产上市公司中净资产收益率和土地储备排名前列的企业之一。
以水务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是首创集团的核心产业,在北京奥运经济战略中有较强的竞争力,在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作为集团基础设施行业的龙头企业——首创股份有限公司,近4年来在水务领域投资达50多亿元,成功运作了北京污水、马鞍山自来水、威海自来水和宝鸡自来水等项目,并成功参股深圳水务(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水务并购案)。2003年8月份,首创股份与北京市城市排水集团组建了国内注册资本最大的北京京城水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亿元,污水处理能力达120万吨,占北京市污水处理总量的90%,公司还将陆续投资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工厂,基本确立了北京水处理市场的龙头地位。目前正在酝酿首创股份公司水务业务的分拆和境外上市,为将首创股份发展成为我国水务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世界级的水务供应商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证融国际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产业平台,已成为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创集团重点发展的产业。首创集团金融服务业现拥有2家证券公司、2只基金,1个基金上市公司,1个期货公司、1家资产管理公司、1家担保公司、1家保险公司等一系列金融服务类公司和较全的牌照,形成了包括证券、人寿保险、基金管理、期货、风险投资、担保、资产管理及投融资顾问等各类金融功能组合的投资银行体系。门类齐全、功能齐备、资本充足、合规经营,并具备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
制度创新 整体改革走国际化经营道路
2003年,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首创集团提出整体改制、国际私募、境外上市,要打破国有独资公司体制,实现股权多元化和国际化,建立集团持续发展的制度平台。第一步是在首创集团完成资产的剥离与重组后,通过国际私募,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第二步是集团境外上市。通过私募融资、国际资本市场募资和短期杠杆融资等手段,掌握七八百亿元资金,首创集团就可以脱胎换骨,成为资产达到八九百亿元的国际化公司,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投资运营公司。
首创集团适时地提出了国际化经营的方向,要打造中国制造的跨国公司,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项目合资与资本运作相结合、国内资本与国际资本相结合的国际化经营策略,推进国际化。
2002年,首创集团先后与荷兰保险公司和法国威立雅水务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2003年首创置业成功地在香港H股上市,标志着首创集团在资本国际化、经营国际化、市场国际化、管理国际化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首创股份收购深圳水务集团国有股权、首创置业与GIC合作开发玉渊潭等项目,都是中外合资进行的。
机制创新 打造文化注入长期发展活力
首创集团有别于传统国企的显著特点就是,机制灵活,创造性地把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有机地引入国有企业,实现了国有企业雄厚资源与市场化运作的有效对接。
激励约束机制
●坚持刚性约束,税后承包。首创集团与下属公司经营者每年一签税后承包协议,指标包括税后利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和资本收益率。
●坚持考核,能上能下。将经营和员工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
●强化监督,严格审计。每年对直属公司进行审计;对调离集团的主要经营者进行离任审计;根据管理需要,开展各类专项审计。
●积极改制,联股联心。85%以上的直属公司完成了不同形式的改制工作,普遍建立了经营者和职工持股制度,形成了全体员工与企业联股、联利、联心的内部机制,部分企业如阳光综合公司还实施了经营者股份期权激励试点。
●集团整体上实行“工资尽量市场化”。为此首创吸引了一大批人才,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多年来,首创集团是一人多用,没有发生大面积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力争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和企业货币资本等其它要素增值的良性互动。
尾 声
首创集团拥有良好的信誉、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规范的管理基础,拥有一支忠诚、激情、团结、高效、稳定的经营管理团队。同时,首创集团擅长于把政府资源、社会资源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进行高效率、高利润和市场化的营运和整合,实现企业和社会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首创集团整体改制、国际私募和境外上市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根据“两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和“532”投资策略,首创集团将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打造核心产业带,在水务、房地产、燃气、高速公路、地铁、金融投行等核心业务领域继续拥有领先的市场地位,并将抓住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投资机会,积极介入基础设施投资、公用事业投资和奥运设施投资,在中国经济未来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宏观环境下,为投资者提供“10年高速增长,20年稳定回报”的投资机会,成为中国最具成长性的企业。
首创集团拥有良好的信誉、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规范的管理基础,拥有一支忠诚、激情、团结、高效、稳定的经...
企业是主体,而企业能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人的因素,特别是带头人,即企业家的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