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运营商提供套餐、短信、手机上网等服务存在一定价格欺诈行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中国移动作为全球网络规模最大和客户数量最多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再一次成了众矢之的。面对外界的指责,中国移动似乎也没有向公众说明情况和表示歉意,而是继续推出他们花样百出的促销活动,照样以让利的名义忽悠着消费者。(新闻来源:3月21日《望东方周刊》)
在媒体上,有关中国移动捐资助学、救灾扶贫的报道不少,然而,这些举动不仅没有获得社会的尊重,相反,“短信陷阱、欺骗消费者”、“打击弱小运营商、妨碍公平竞争”等负面评价不断。2006年,《财富》500强中的22家电信企业中,按利润排序,中国移动排在第5位。然而,在最受尊敬的企业排序中,中国移动却排在第15位。作为头顶国字号的国有企业,中国移动竟然比不上那些“重利轻义”的资本家。
2006年,跻身世界500强的22家中国企业中,除了和记黄埔、鸿海精密这两个有香港、台湾背景的企业外,其他内地企业无一例外都是国企,而且,这些国企都或多或少存在垄断背景。这些依靠公共权力发展壮大的企业,为什么最终却无法获得公众的尊重?全国政协委员邵奇惠一语中的:“……某些领导机关仅仅以营业额和利润考核企业,实际上鼓励企业不顾一切去追逐利润,淡化了占有大量国家资源的社会主义企业的社会责任。”
对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很多时候,赢得尊重比赢得市场更重要。在我们国家,国有企业本该是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的一根标杆,特别是在社会责任方面,国有企业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如果连国有企业都不能履行自己最基本的职责,又怎么要求私有、民营企业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呢?当一个企业依靠市场权力不断透支公众信用时,这个企业,它又怎么可能在进一步的市场开放中赢得更大的市场?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就在其所著《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到过大规模定制生产。短短几...
在中国服装界,新郎·希努尔像一匹当之无愧的“黑马”脱颖而出。短短10余年中,一个年轻的企业何以能够取得...